首页 > 历史人文 > 历史沿革

琼州先贤的求师故事

林芷羽 历史沿革 2013-09-09 10:09:00 0

琼州先贤的求师故事

  《唐氏族谱》中“东善培英”的插画。明代府城攀丹村的唐英在村里设立义学,教育当地子弟,不计学费。(记者 陈耿 摄)

    

  攀丹村唐氏祠堂中的唐舟画像。( 陈耿 摄)

    

  海南省博物馆里的丘濬雕像。 (李幸璜 摄)

  

  攀丹村唐氏大宗祠里的唐胄画像。 (陈耿 摄)

  

  府城金花村海瑞故居里的海瑞雕像。 (李幸璜 摄)

  教师节回顾

  海南先师

  一个人的成功,看似有许多偶然因素,其实都有其必然性。你撒什么样的种子,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子。

  丘濬能够成为内阁大学士,官当到宰相一级不说,一生著述等身,本身就让人惊叹;海瑞坚守公正廉明的圣人之道,求真务实,执着刚烈,这样的品格又是如何养成的?

  编者按

  今年第29个教师节即将到来,教师,这个令人尊敬的职业,这个让人受益的群体,从古到今,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的车轮轨迹。因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历来都是学生思想的启蒙者、知识的传播者、疑问的解答者。

  海南的文化教育,在明清两代达到了鼎盛状态,这离不开各个历史时期那些良师们的殚精竭虑,也离不开求学者的孜孜以求,回顾遥远的从前,虽然没有影音,我们依然能够读到那些求师、为师、谢师的感人故事和美好传统。

  故纸堆中,师者与生徒的关系,以及当下教育界存在的种种问题,总能让人细细思量“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博取功名利禄,还是为着塑造健康品格?

  韩愈在盛唐之际,尚且发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感慨,如今,我们不禁也要问问:良师在哪里?谁能为我师?

  在科举时代,一个读书人最终能否考取功名,先天的资质和付出的努力固然是必须具备的,而有名师指点迷津,对个人的成材更是起到催化作用。

  海南古代先贤,他们在年轻求学时期,也都得到了良师的栽培和点拨———而且不只是一位老师———不但学到读书治学的经验,也学会了安身立命的原则,并且一以贯之,终生都没有偏离。

  今天,通过粗略了解丘濬、王佐和海瑞三位先贤的求师故事,或许可以洞悉古人成功的不易。巧合的是,他们的求学历程,或多或少都与海南教育世家———府城攀丹唐氏———有关系。

  祖父带丘濬 登门访知府

  丘濬生于1421年,6岁的时候,父亲丘传就去世了,此后全赖祖父丘普和母亲李氏养育。丘普迫切希望孙子日后能够成为大器。

  1430年,宣德皇帝朱瞻基当机立断,选出一批有显著政绩的“京官”,分守地方大郡,时为户部郎中的徐鉴被任命为琼州知府。徐鉴不但爱民如子,整顿贪腐,还注重教育,抚化一方黎民,为百姓所仰慕和拥戴,住在府城西厢下田村(今金花村)的丘普自然也不例外,某日,他鼓起勇气,带上年少的丘濬,来到位于今文庄路的琼州府衙,拜访知府徐鉴,请他在学业上点拨丘濬。徐鉴平易近人,没有官架子,让丘濬印象深刻,直到多年以后,丘濬应其孙子徐溥之请,为其撰写墓志铭时,重又提起此事。

  徐鉴对丘濬有哪些指点,丘公没有写下,后人也不得而知。

  从徐鉴在琼任职的时间为4年来推断,可知丘濬见徐鉴,当在9岁到13岁这段时间。

  真的是机缘巧合。20年后的景泰五年(1454年),丘濬和徐溥同时考中进士,后来,他们又同时入阁辅政,一起共事。

  丘濬青少年时期遇上的好老师应该不止徐鉴一位。当时的名师,府城东厢攀丹村的唐逊(唐谊方)和唐英兄弟,就在村里教书,他们生性坦荡,不计个人得失,特别是唐英,建立义学,教育乡里弟子10多年,从来不提学费的事,人称唐英的义行为“东善培英”。有理由相信,丘濬当年完全有可能得到唐逊和唐英的教泽。

  唐英的儿子唐舟、孙子唐亮,后来先后登科,成为海南科举史上的第一对父子进士。

  唐舟的女儿、能写诗文和擅长歌舞的唐尾女还嫁给了丘濬。

  丘濬在唐舟去世5年后考中进士,不难想象,他此前应该受过岳父大人的栽培和点化。

  因生父早逝 王佐回攀丹

  明代中后期,临高才子王佐是海南有名的诗人,有“吟绝”之称。然而,这位先贤的人生际遇并不顺利,不但年幼失怙,而且一生仕途不顺,先后在广东高州、福建邵武和江西临江3个地方当“同知”(一府的副职),始终没有突破。

  王佐的外祖父唐瑶是唐舟的堂兄,曾任山东金乡知县,明成祖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以“靖难”之名,南下夺权,唐瑶没有跟从渡江,被发配戍守边疆。那时,唐瑶的女儿,即王佐的母亲唐朝选还很年幼,便由当国子监学正的外祖父汪从周抚养。

  唐朝选后来嫁给临高土官王原恺,生了一男二女,男为王佐。王佐7岁时,父亲亡故,唐朝选独自一人抚养儿子,从小就为他请老师到家塾里教授王佐诗书;待到王佐稍稍长大,一旦听到哪里有好的老师,就算在几百里之外,唐朝选也会送儿子前去从师。这些事情,王佐都记录在《先母行状》一文中。

  据攀丹唐氏族谱资料介绍,唐朝选也曾将王佐送回攀丹村,接受唐舟的教育。再后来,王佐还师从丘濬,不过,其时王佐的身份更像是丘濬门人,他们恐怕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师生关系。

  “忆昔为儿未十龄,趋庭委贽拜先生。初能雪案涂鸦字,已许朝阳作凤鸣。寂寞荒苔封讲席,凄凉抔土闭佳城。东风吹泪看遗稿,尺许枯藤无限情。”王佐的这首《挽那邕冯教谕先生》,无疑是缅怀一位先师的诗作,当时他还未满10岁。

  据查,诗中提到的这位“冯教谕”,名叫冯源,当过教谕,籍贯琼山那邕都(今府城那央村),应是幼时母亲请到家塾里的启蒙老师之一。冯源的女儿冯银,也是明代海南罕见的女诗人,嫁给了唐舟的孙子唐继祖。

  寡母教海瑞 年长托严师

  正德八年腊月底(1514年1月),以清廉闻名古今的海瑞出生在下田村,与丘濬同里———朱桔里。3岁那年,父亲海瀚去世,母亲谢氏终身守寡。

  海瑞的第一位“老师”是自己的母亲,此后,城南的进士吴会期、城东攀丹村的进士唐胄,都是海瑞的业师。

  按明代进士梁云龙撰述的《海忠介公行状》和民国学人王国宪整理的《海忠介公年谱》,海瑞父亲身故后,母亲谢氏就对他严加管教,口授《孝经》、《大学》、《中庸》等典籍,海瑞都能背诵。海瑞长大后,出门拜师,母亲总是选择严师,委以教子的重托。

  但是,海瑞跟过哪些严师?史书和方志中都没有记载,不过,他的少年时光,正处在唐胄因不满宦官刘瑾专权,在家“闲居”的20年间(1502-1522),是否曾师从这位后来的户部侍郎呢?

  《唐氏族谱》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这一猜测,海瑞确实是唐胄的学生,而且与唐胄的3个儿子———唐穆、唐秩和唐稼是同窗好友。

  顺便一提,海瑞32岁时所交的挚友———丘郊,是丘濬的曾孙,也是唐胄的长女婿。

  此外,海瑞本人的《寿南瀛吴公八十一序》一文,透露了工部郎中吴会期与他的师生关系———“瑞,公门弟子,所愿百岁师公。”海瑞给老师吴会期祝寿的时间是1573年,彼时他已近六旬。

  吴会期任工部郎中时,主要负责营造帝王宗庙。他主持修复西汉七陵(即宣帝的杜陵、文帝的霸陵、高帝的长陵、惠帝的安陵、景帝的阳陵、武帝的茂陵和昭帝的平陵)时,内宫太监想从中牟利,吴会期坚决不允,工程结束后,省下费用15万两白银;及至严嵩当国,也想延揽吴会期归附自己,但他丝毫不为所动,严嵩嫉恨在心,授意言官弹劾他谪出京城,吴会期则拂袖而归。

  唐胄和吴会期身上的浩然正气和清廉耿介,对海瑞的影响自然是深刻而久远的,对他形成效仿圣贤,维护正统,心怀天下,关爱苍生的理念,并持守一生,不畏强权,不顾得失,起着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只只看不见的推手。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lsrw/lsyg/92958e6ef2d631156d982fd8de54545b.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