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文 > 海南故事

古老渔具见证潭门渔民智慧

潘雪茹 海南故事 2016-06-27 16:06:00 0

[!--pagetitle--]琼海老船长、“南海航道更路经”代表性传承人王书保给记者讲解南海捕鱼工具。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pagetitle--]潭门镇民间自建的“更路簿博览馆”。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李磊

  古老的《更路簿》上,标注着茫茫南海中一个又一个渔场,海南渔民更是借助《更路簿》每年秋天乘北风南去,一年一个来回。他们在南海中如何作业?又是凭借何种工具从南海中获取大海对他们的馈赠?

  在琼海市潭门镇一家民间自费建立的《更路簿》博览馆中,收藏着十多件南海传统渔民赖以生存的传统捕鱼驾船工具:椰叶制成的蓑衣、木块拼凑的木屐,还有竹竿连接平头小铲制成的砗磲铲……

  木帆船时代,如果说《更路簿》是他们千百年来的行路指南,这些从大自然中获取原材料制成的古老工具,则是他们在南海中的生存利器。

  传统渔具凝聚着渔民千百年的智慧

  “和《更路簿》一样,这些工具都是海南渔民千百年来向南海讨生活时的智慧结晶。”站在摆满这些传统渔业工具的《更路簿》博览馆内,潭门老船长王书保这样解释,当年,渔民就是靠着这些工具,在南海生存下来,耕海牧渔。

  作为一个曾用《更路簿》在南海航行无阻的老船长,王书保觉得有必要将老一代潭门渔民的航海文化留存下来——这些都是他们千百年来在南海作业的证明。于是,他的儿子在自家贝壳工艺厂厂房内开设了《更路簿》博览馆。

  这些年,博览馆创办人走访了很多潭门老渔民,将他们这些差点被当成废品丢弃的传统渔具一一搜集起来,摆放在博览馆中的《更路簿》旁,在向参观者诉说《更路簿》奥妙的同时,也展现着渔民在大海中的生存技能。

  在这些传统捕鱼工具中,有一种铁铸的海参钩。这种特殊的工具外形奇特,沉重的铸铁坨上一端连接着三个刺钩,一端系着细细的麻绳。王书保说,这种工具是中国渔民曾经在南康暗沙、北康暗沙附近捕捞墨瓜参时必备的工具。

  拿起这个海参钩,王书保介绍说,南海中的那些诸如南康暗沙、北康暗沙的暗礁,往往潜藏在透明的海水之下,从海面上透过一片碧绿的海水,可以看到海底的珊瑚礁和各种海洋生物,往往不知情的人以为跳下去就能触到底部。其实这里的海水的深度可能达到十几米甚至几十米,这就需要通过绳子慢慢放下海参钩,让三根铁刺钩扎中珊瑚礁上的海参,再提着绳子将钩到的海参一点点提上来。这样就避免了没有水下呼吸设备的渔民,对于那些在几十米水下的海参看得着、捞不到的尴尬。

  “一件海参钩,就足以证明渔民的智慧。”王书保说,这些工具不曾在史料中记载,制作工序只在渔民之间代代相传,这些工具可谓凝聚了渔民们千百年来的智慧。

  渔民借助这些工具耕海牧渔千百年

  如果说《更路簿》是他们自古以来的行路指南,这些古老的工具,则是他们在南海中的生存之器,千百年来,南海渔民就是用这些原始的工具,在南海里获取生存之道。

  比如一种南海渔民专用的木屐,外形与普通木屐高度不同,有两排横木制成的木齿。这种木屐在浅海捕捞中特别是捡螺时非常实用,由于早期渔民生活条件并不好,渔民往往只有一双布鞋,他们生怕海水浸透布鞋造成腐烂,但又怕赤脚下海被锋利的珊瑚石划伤脚,因此木屐成了他们下海最好的伴侣。

  王书保说,一般情况下,渔民在南海礁盘上作业,都是把鞋放在船上,穿上这种木屐,拿根棍子当拐杖,挎上竹篮,在暗礁上捡螺,雨大时,则加一件蓑衣。如今,这种木屐早已淘汰,渔民们穿着连体橡皮防水衣在礁盘上作业。

  在这些工具中,体型最庞大的要数竹竿制成的贝类铲了。它的功用则是在渔船上撬开贝类。王书保解释,过去的木帆船吨位太小,渔民捕获贝类后,需要用铲将外壳撬开,将贝肉取出,贝壳则扔入大海。在展览馆中,王书保收藏的这根贝类铲的竹竿长达2米有余。

  另一件名叫“蒌根”的工具,则是用直径粗大的毛竹截成小节制成,看起来更像是用竹筒制成的杯子。王书保解释说,“蒌根”是一种用来麻醉游入礁盘的大型鱼类用的工具。南海中的石斑等体积较大的鱼类,在渔民捕获它们时,往往会拼死挣扎,巨大的体型让渔民根本无法制服,于是,“蒌根”在此时就能派上用场。

  渔民在捕鱼前,在蒌根内放入能够分泌出麻醉鱼类的植物茎叶,并捣碎,就制成了针对鱼类的“蒙汗药”。渔民将装有这些植物茎叶的碎片倒入大鱼附近的水中,鱼类被麻醉后就自动浮出水面,只需渔民合力将其抬入渔船便可。

  这些被渔民代代相传的古老工具,出海时或是放在一个木质工具箱内,或是用绳索捆绑在船帮上,小小的木帆船在《更路簿》的指引下,载着潭门渔家人一家的希望与嘱托,向着南海深处进发。

  三沙渔民还保留着传统渔具捕鱼技能

  在这些传统工具中,种类数量最多的,要数鱼箭和鱼钩。它们的外形很简单,一根铁条,一段被打造成倒刺形的尖,二者之间的不同,则是鱼钩的倒刺要比鱼箭的大许多。

  如今,在三沙永兴岛、赵述岛等岛屿上,还存留着古法捕鱼等传统技艺,他们捕鱼的用具,依旧是那些用了千百年的古老工具,其中鱼箭和鱼钩是他们常用的两种工具。

  西沙永兴岛东村渔民韦昌清,至今还用着最古老的潜水捕捞的技法捕鱼。在永兴岛的这些年,每当太阳落山,他和几个渔民就会划着小船去永兴岛附近的暗礁作业。

  韦昌清潜水捕鱼时所用的工具,就是渔民间流传了千百年的鱼箭、鱼钩。韦昌清说,潜下水时,他往往会同时带上这两种工具,当鱼在海里游但距人较远时,就拿鱼箭快速用力一插,鱼被倒刺勾住,无论如何挣扎都逃脱不了;当发现鱼躲在珊瑚礁缝时,他就会拿出鱼钩,顺着珊瑚礁缝隙钩住鱼,把鱼拉出来。

  凭借这种方法,韦昌清抓到最多的往往是石斑鱼和墨鱼,偶尔也会捕捉到龙虾。他说,潜水捕鱼,使用鱼箭和鱼钩是最古老的方式,虽然它们的效率比不上现代化的工具,但这些工具凝聚着千百年来的南海渔民的智慧结晶,他还是希望通过自己,把运用这些古老工具捕鱼的技艺保留下去。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lsrw/hngs/a344addce77a47fe15acc154d42d35a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