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文 > 文化节庆

台湾学者王会均:“海南文献的活目录”

梁舒婷 文化节庆 2014-02-10 10:02:00 0

[!--pagetitle--]

王会均著《海南方志探究》书刊

[!--pagetitle--]

王会均(右二)与家人合影。

[!--pagetitle--]

2013年,台湾琼籍学者王会均(右)回琼参加白玉蟾文化研讨会时赠书。

  他久居台湾,却从未有一刻忘记海南故土,以特殊的方式,展露着赤子之心、桑梓情怀,他被人称为“海南文献的活目录”,他叫王会均。这么多年来,仅他捐给海大的图书已近千册。

  64年来,他回过海南4次,每一次短暂回归故里的日子,那平静外表下都难掩藏一颗悸动而热切的心。

  日前,我们见到这位在台湾很有名气的终身研究海南史的史志学者,感受着这位耄耋老人在海南奔走的匆忙脚步。他叫王会均,已经82岁高龄了,但斜挎一个帆布包,带着旅游帽,穿着已洗涤得褪色发白的格子衬衫和浅卡其色的夹克外套,素朴的穿着,眼神中却流露着对故土的一片炽热。

  生活中的节俭,与他数十年来对海南捐赠珍贵书籍的数目形成了鲜明对比。多年来,他在台收录珍贵的海南文献图书,有的要用自己的积蓄出重金才得以购买,而后,他数千册、数千册地无偿捐献出来,为海南省图书馆、海南大学图书馆书架上再添一抹厚重。没有人细致地统计过王会均捐给故里的书籍,但海南大学图书馆馆长詹长智不无感叹地说,“这么多年来,仅他捐给海大的图书已近千册,可见老人对这片故土的用心用情。”

  难忘故乡少年时

  詹长智拿着数十年来王会均曾捐献图书的长长的书单时,身边人都为这份执着而感动着。而这份饱含感情的书单,似乎又瞬间将人锁回了时光的镜中。

  王会均的头发如今已全白了,可回想起少年时光,就有如于镜中看到了时光之外的自己。

  王会均1932年出生在琼海阳江大廖村(今改名为大良下村),儿时眼看着日本人将琼岛山河践踏得支离破碎,父母亲早逝,他从小就跟着奶奶生活。1945年抗战胜利时,已经13岁的王会均才重回到了学校,在阳江小学四年级就读,毕业那一年,成绩优异的他考上了广东省立琼崖中学(即今天的嘉积中学),这个善于读书的少年,面对着的,是以读书来开启自己人生的新起点。

  1950年海南岛解放前夕,王会均的姑姑和姑父,为王会均的命运作了一次决定:远走台湾。

  “那时候年轻,不懂政治,长辈为尊,因为当时姑父黎卓仁任乐会县县长要职,我跟哥哥就在他的安排下,以县政府公务人员眷属的身份,随着国民党部队转去了台湾,定居在今台北市的大安区。”

  40岁才完成大学教育

  1950年代的台湾并非天堂,到处都是低矮的民房,日本人建了一些基础设施,但发展滞后,街上三轮车居多,偶尔遇到有人开着一辆小汽车,觉得无比新奇。尽管是“眷属”,但王会均和哥哥到了台北后,还是陷入了生活没有着落的境地,身贫如洗。哥哥去工厂做工,而王会均则在台湾一位远方表舅的安排下,参加考试考进了台湾警察学校警员班。

  一年多后,王会均从警察学校毕业了,分配到了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当了一名警员。也是在这位表舅的安排下,王会均后来又调到桃园大秦纺织厂做技术员,工作不断更换,但在生活辗转中,王会均从未放弃学习和进修,利用可怜的那么一点业余时间充实学识。1957年,王会均考入了政工干部学校,2年后毕业分配到了基层连队服务。后又在9年后的1968年,考取了中国文化学院行政管理学系。“至此,在我40岁的时候,才算完成了大学教育。”王会均说。

  刻苦努力而屡获奖学金的大学生,在学校自然颇获导师的偏爱。毕业的时候,王会均的导师袁金书对他十分器重,毕业典礼上,他对王会均说,“我看你的确不像是从政的材料,你的资质如若不来做学问,仿佛浪费了自己。”

  彼时,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正在实施改制,更名为国立台湾图书馆,袁金书于是推荐了王会均加入图书馆。“图书馆里有‘好多宝’,在书海中徜徉,或许,会均会做出一番作为。”

  这在王会均后来的人生记忆里,不可谓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转折。

  从此,他真正与书结缘,并以书为媒,传递起他日日思念的乡音。从1973年开始,以服务国立台湾图书馆为起点,王会均开始从事学术研究,这里便是他研究海南文史的发源地。

  为家乡收集宝贵文化史料

  王会均记得20多年前在台湾图书馆任职期间,他从报纸上看到台湾大学吴守礼教授撰写的《从海南歌谣集中学习语言艺术》一文,引起他极大的兴趣,有一天吴教授来馆内找资料时,王会均便问他怎样才能读到这本歌谣集?依据吴教授的指点,王会均便设法托人从台大人类学系资料室把五册《海南歌谣集》合订本借回来。打开一看,发现封面上写的是歌谣集,里面却全是琼剧开山祖吴发凤的作品,王会均如获至宝,心情激动万分。他深知琼剧是海南文化奇葩,吴发凤剧作可称为人世间的瑰宝,众里寻他千百度,今日有缘寻得,怎不喜出望外呢?

  他急不可待地拿去找个地方复印。每一册合订本都载有二十几台戏,为了便于装订,他把每一册合订本改装为五本,共二十五本,视如珍宝地保存下来。一方面权当思念故乡的信物,而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开始设想要为家乡海南保存一些难以寻觅的宝贵文化史料,待有一天时机成熟可以回到海南,交还故乡。

  多年的研究中,王会均还发现,早在1940年代日军入侵海南岛时期,日本在台湾设立拓植株式会社,以会社为基地,派出了多批技术研究人员赴海南岛,对海南进行了大规模细致的调查,并出具了诸多颇具学术价值的报告。这些报告在台湾被印成书籍,出版发行,也使得日本版的有关海南的史料书册,在当时台湾的遗存非常多。此后,台湾的帝国大学(台湾大学前身)也相继派出研究人员赶赴海南调查,并出版了不少珍贵调查书籍。

  想到故乡海南有如此多的珍贵史料“寄居”台湾,并不为海南人所知,王会均感叹又焦急:“不能够让这些书籍再次流失掉!我要在台湾为自己的故乡留下点什么……”

  后来,王会均只要是在市面上发现,或者通过朋友介绍的有关海南的资料,不管要花多少钱,或求人搭线也好,都要想方设法去购买回来。他的书越来越多,并开始联络远在海南的家乡亲人,辗转交归海南。

  王会均近40岁才成婚,妻子邱美妹在王会均从事海南史研究和史料搜集的工作上,给予了倾心的支持。

  尽管家境并不富裕,邱美妹还是十分支持王会均用仅有的工资去买下有关海南历史的大量书籍。而这个过程里,王会均思乡之情更浓烈了。

  努力耕耘为海南留下文化遗产

  投身国立台湾图书馆20多年直到退休,王会均一直努力去做的,是“蚂蚁”、“蜜蜂”和“蚕”的工作。说到治学经验,他总谦逊地讲,谈不上什么经验,就他个人读书和写作过程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做蚂蚁的工作。蚂蚁总是忙于把食物搬回穴里,而王会均则是终年不辞劳苦,广泛搜集海南方志典籍和地方文献资料,为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做蜜蜂的工作。蜜蜂一边采花,一边酿蜜,王会均也是边搜集史料,边进行梳理,从他多年收藏的四百余种有关海南文化典籍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自己深邃缜密的思考,将之提升为理性认识。三是做蚕的工作。蚕吃下桑叶便消化、吐丝,“吐出一条丝绸之路”(艾青语),王会均呢,在吃透大量海南史料的基础上,再凝集自己对海南的认识,其著述便在他的笔下源源而出。

  据统计,王会均先后出版的《海南文献丛刊》有12种:《海南文献资料简介》、《海南文献资料索引》、《日文海南资料综录》、《海南方志资料综录》、《走向世界 全盘西化:陈序经》、《海南王日琪公次支系谱》、《海南方志研究》(上下册)、《海南文化人》、《海瑞:明廉吏 海青天》、《白玉蟾:学贯百家 书画双绝》、《海南建置沿革史》、《南海诸岛史料综录》等。尤其是凝聚了他20年心血完成的《海南方志研究》,深具史料参考价值。

  王会均虽年逾八旬,思维仍十分活跃,他踌躇满志地说,对于《海南文献丛刊》,在未来3年,他还有11本专著的任务要去完成。“春蚕到死丝方尽”,到时,他已年届85岁,该搁笔了。

  这位老学人还深情畅述了他晚年的一个“梦”。他说,“给多少钱都不如为海南留下点文化的遗产。可是,文化需要人去承担、去做,没有专心安于研究海南文化的人,是不行的。”

  他筹划着设立一个“海南文教基金”,专门用来支持鼓励院校研究生、博士生从事海南文史研究论文撰写的奖励。

  对于他的付出,家乡人心存感激,但一路上,王会均都避谈自己,他挂在嘴边的话是,“我总觉得自己无以回报故乡,家乡给予我的,我难报万一……”

  与王会均老人道别时,几缕红霞携带着镶了金边的云彩,在紫蓝色的天幕下漂游。那多似游子的背影……(记者 杜颖)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lsrw/whjq/e4d4c396a67bd50ea4d6c1e029577fb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