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文 > 文化节庆

一方银印揭开一段海南沿革史

胡玉迎 文化节庆 2012-04-23 16:04:00 0

  海南第一印“朱庐执圭”:
  一方银印揭开一段海南沿革史

 

“朱庐执圭”印文。

 

 

西汉“朱庐执圭”银印。图片由海南省博物馆提供

  1984年5月,乐东黎族自治县志仲镇潭培村一位黎族农民在村后山坡上种植橡胶时,偶然在地下挖出一个小小的银块,银块上刻有弯弯曲曲的符号。这是一枚银印,他立即将这枚古银印交给正在附近调查的县文物普查队,但当时文物部门并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直到第二年,我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来琼鉴定文物,小印才迎来它的“伯乐”。“印为真品无疑,执圭印仅此一见,可贵处在此,大可补史之阙。此印书西汉,是真品,而且是国宝级的珍品,海南第一古印,历史、艺术价值极高。”史树青这样评价说。

  这枚珍贵的银印为什么会在海南岛西南部出土?它究竟缘何流落乐东一个遥远的山村?人们至今不得而知。

  一枚小小的银印,却承载了海南岛有史以来的沿革变迁,究竟为何方印信,且让我们一睹为快。

  在海南省博物馆二楼海南历史陈列展厅,这枚小小的正方形银印安静地陈放在展柜内,每天都接受数百名中外观众的到场参观,其中不乏慕名而来的观众。

  小印破土出

  “海南岛出土汉代及汉以前金属器物的遗址不是很多,最重要的发现,当属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乐东出土的汉代‘朱庐执圭’银印。”海南省博物馆丘刚研究员说。

  的确,这枚印章实在是小,看上去有点像现代人衣服上的纽扣,也有点像女孩子手上的戒指,它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丘刚介绍,1984年5月,在海南岛西南部的乐东志仲镇潭培村,一个名叫刘清高的黎族农民在村后山坡上种植橡胶时,偶然在地面下0.3米深处挖出了一个小小的银块,银块上面似乎还刻有弯弯曲曲的符号,他立即将这枚古银印交给了正在附近调查的县文物普查队。

  从当年的仲夏到了次年的1月,这枚小印的价值还不为人知,直至我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全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史树青先生一行来海南各州、县巡回鉴定文物,小印迎来它此生的“伯乐”。经史树青先生鉴定,这是一枚2000多年前的西汉银印。

  从此小印不再“小”,摇身登上了《人民日报》,于是乎1985年4月28日刊登的一则《海南岛出土一颗“朱庐执圭”银印》消息顿时传遍了大江南北。

  形小意非凡

  “印为真品无疑,执圭印仅此一见,可贵处在此,大可补史之阙。此印书西汉,是真品,而且是国宝级的珍品,海南第一古印,历史、艺术价值极高。”史树青当时这样评价这枚古印。

  据陈高卫在《西汉“朱庐执圭”银印小考》中提到:“朱庐执圭”银印章,是一枚正方形、篆体白文银质汉代官印,边长2.4厘米、高1.9厘米,印纽高1.1厘米。印纽兽头鱼身,形态生动。印文铸有“朱庐执圭”4个阴文篆体汉字,笔画圆劲流畅,篆法谨严凝重,经考证系西汉朱庐县执刑律的官印。

  丘刚说,“朱庐执圭”银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是海南目前发现最早的一枚古代官印,也是迄今在祖国最南端出土的古代银印。

  汉代是海南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伏波将军路博德南征平息赵吕叛乱,平定南越,结束了岭南与中央王朝的割据状态,重归中央统辖。到了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海南正式被划入中国的版图,开始了各民族迁徙融合。

  史书记载,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儋耳并入珠厓,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罢珠厓郡,置朱庐县,隶合浦郡。《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合浦郡下,朱庐作朱崖。《南齐书·州郡志》记载,合浦郡下尚有朱庐之名。自东汉至南齐,朱庐县时废时置。

  丘刚说,“朱庐执圭”银印是西汉晚期政府颁给有功的朱庐县军事长官的赐印,这枚官印充分说明了中央政权对海南的管理与统治。

  据介绍,“执圭”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爵位名称,有的史籍上称“执珪”。1988年修订本《辞源》对“执圭”条解释为“春秋时诸侯国爵位名。以圭赐给功臣,使执圭朝见,因称执圭”。

  《吕氏春秋·知分》、《淮南子·道应训》皆以“执圭”为楚国爵位名,凡功臣赐以“执圭”。西汉沿袭古制,功臣曹参、夏侯婴、灌婴等,皆赐爵执圭。

  丘刚说,“朱庐执圭”银印即西汉朝廷对一个立有功勋的军政首领封爵朱庐县“执圭”时的赐印,其用蛇纽制印,很可能这位勋爵是一个海南岛上的少数民族人物。

  通过对比目前在国内外已发现的同类印章,丘刚认为,该印的印纽、书体与云南石寨山六号西汉墓出土的金质“滇王之印”和日本九州出土的汉倭奴国王金印相似,在风格上完全一致,为典型的西汉时期印风,透过这枚银印,我们可以寻觅到海南岛与大陆在文化上源远流长的脉系。

  不论如何,该印的出土对于研究海南岛历史上的行政建置,少数民族在岛内的分布以及当时的民族关系有着重大历史价值。

  朱庐存争议

  为什么会在海南岛西南部出土这枚银印?这枚印章究竟缘何流落乐东?如此一枚瑰宝,怎么会在一个遥远的山村遗失,人们至今不得而知。

  事实上,自1984年“朱庐执圭”银印出土,关于这枚银印的研究,学术界一直在争论。

  有专家认为这枚银印是“由身为朱庐都尉这类职官又受封为执圭爵位的军政人物带兵出征海南岛少数民族,深入腹地或被打死、或战败逃亡而遗弃在岛上的”;也有专家认为银印应是南越朱庐的地方官印,或是南越境内的“封君”、流落南越的楚国后裔自作的官印;还有专家认为该银印应是当时给有功的朱庐县守官或民族首领的赐印。

  此外,对于朱庐的地望(地望,又称郡望,是名门大族即汉末开始出现的门阀士族所特有的标志其身份的籍贯),学术界也有较大争论。著名史学家谭其骧认为朱庐应在今广西博白至玉林一带;原广东省博物馆馆长杨式挺认为朱庐的故址应在今雷州半岛或广西合浦、博白、玉林一带。

  此外,有不少专家还认为“朱庐”应是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罢朱崖郡后所设置的县,其地望应在海南岛。徐松石首先提出朱庐应在海南岛北端;杨武泉和陈高卫等人经过大量考证,则认为银印出土地乐东黎族自治县志仲区潭培乡,其地旧属崖州,从而推断汉代珠(朱)崖或朱庐的治所应在今海南岛三亚市的崖城一带。

  看来,由于都缺乏更多的出土文物以及文献佐证,学术界有关这枚“朱庐执圭”银印争论还将会持续下去,等待后人继续释疑解惑。

  海南建制沿革

  历史上海南岛有三种古称:珠崖、儋耳、琼台。先秦时期,海南岛先后属“南交”和“扬越”之南域,秦代属岭南象郡边缘。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设儋耳,珠崖两郡,辖16县,海南岛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汉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撤郡改设朱庐县,属合浦郡。南北朝梁武帝时,设崖州,统于广州。隋设儋耳、临振、珠崖三郡。唐设崖州、琼州、振州、儋州、万安州五州23县。宋设一州三军(琼州、昌化军、万安军、吉阳军)。元代建制多仿宋代。明设琼州府,统儋、万、崖三州13县。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设琼崖绥靖处,辖13县。1935年又在中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增设3个县,全岛共16个县。1950年5月1日解放后,设海南行政公署,隶属广东省。1988年4月建省。(记者 黄晶)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lsrw/whjq/a762a57ae4c4c954526bd8e416d533e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