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快讯

当70后家长遭遇00后高中生!一定会有这10个困惑……

左右谈 快讯 2021-10-23 21:00:00 0 孩子 对策 父母 样本 考试

本文作者郭山,一位70后的历史老师,同时也是00后孩子的家长。一个浸淫应试体制数十年的考试综合征资深患者,感同身受,同病相怜,同仇敌忾,他会对同龄人说些啥呢?

01

为啥孩子上了高中,

考试成绩越来越差?

其一、初中学法在高中失灵。

高中试题考查高级思维(分析、运用、建模、比较),初中试题考查初级思维(记忆,计算、表达)。学生进入高中后,一方面考试分数会显著下降,另一方面会出现“勤奋失灵”、“刷题失灵”、“记忆失灵”、“方法失灵”现象,高中生需要重建学习模型和学习策略。

● 对策:落实老师要求,调整学习模型。

其二、应试竞争在初中加剧的负面效应。

由于初三备考竞争愈演愈烈,学生进入高中,会形成报复性的学习动力丧失。

● 对策:准确定位,规划学习目标,重建学习动力。

其三、重点高中的学霸密度高于初中。

一条小池塘的大鱼游进大海,会发现自己只是条微不足道的虾米。参照系变了,不能再套用过去的分数和排名对照新的参照系。

● 对策:转换心态,不比别人比自己,不比过去比未来。

02

孩子能否考入985/211/一本院校?

让数据说话吧:

2017年河南考生86.58万人,985录取率1.14%,9870人;211以上录取率4.15%,35931人。

2018一本以上累计录取率11.80%,91979人;二本以上累计上线率43.24%,337026人。

什么意思呢?

大约90个人有一个能升入985高校;24个人有一个能升入211大学;10个人有一个能考入一本高校。

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的成绩,小步慢走,循序渐进,能力有限,努力无限,坦然面对,欣然拼搏。

03

为啥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其一、00后是空前过度学习、过度管控、过度应试的一代人,讨厌学习并不奇怪。

作业剥夺了睡眠,考试剥夺了娱乐,补习侵占了闲暇。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的心情比上坟还沉重,你还指望他们热爱学习?

● 对策:无解,只能让学生理解,不能强迫学生热爱。

其二、学习不是纯粹的痛苦,也不是单纯的快乐。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遭遇的是连续的失败,持续的无能感就会带来“我不行”的负面心理暗示。因此大部分学生都不爱学习,因为大部分学生在排名体系中得到的都是持续强化的负面反馈。

● 对策:放低期望值,给予正向反馈,寻找一切机会从学习中获取宝贵的正向鼓励机制。

其三、随着年龄增长,人类好奇心下降是个普遍现象。

与其强调学习兴趣,不如强调学习意志。实际上,不少兴趣难以持久,很多坚持常有奇效。

● 对策:活到老,学到老;千帆阅尽,初心不改。

04

为啥父母很优秀,孩子表现却不如人意?

事业成功,智商超群的父母,常常为不思进取的孩子焦虑痛苦;事业平平,能力一般的父母,却能养育出笑傲江湖的英才。

其一、做事业和做父母是两件事。

事业得心应手,不见得能做好父母。做父母需要的与其说是知识和智力,不如说是爱心与情绪。

其二、事业成功的家长常常更忙、更强势。

孩子和父母不是上下级,而应该是同学加同事的关系模式。

其三、做父母是一件需要学习和反思的事情。

太多父母转发各种教育鸡汤,却少有家长真的去读几本专业的心理著作。除了学习,更多的该是反思。

其四、事业成功的家长常有更高的教育期望值。

无论是和过去的自己比,还是和“别人家的孩子”比,都带来更大的情绪压力,更大的情绪压力常常导致紧张的亲子关系。只要关系破坏了,教育就成了对抗。

其五、子不如父母,是进化的常态。

70后大多兄妹众多,家长的成才焦虑并不显著。而70后自己,处于计划生育的夹心层,而在计划生育的时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很难接受独生子女不如自己的现实。

05

为啥课能听懂,题不会做?

题明明会做,就是没能得分?

懂、会、熟、巧。是学习的四个境界。

● 懂,是老师上课,你听懂了,属于最低级的学会,知识还没有真正成为你自己的知识,这个层次,往往拿到题目不能独立解答,需要通过实际的刷题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 会,是独立解题,能够将题目解答正确。此阶段,理解的公式概念开始转化为个人技能。这类同学需要的是限定时间的专项练习,提高速度和准确度。

● 熟,能在规定时间内又快又准的完成解题任务,还有留有余量。这个阶段,学生的解题技能已比较娴熟,基本上达到了考试的要求,能够对付一般难度的考试。这类同学需要的是对各类题型和各类技能进行分类归纳,使自己的技能向熟能生巧迈进。

● 巧,也就是: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推陈出新,甚至能让老师也叹为观止的技巧。达到此类水平的同学,是少之又少的学霸学神级别了。

06

为啥孩子成绩起伏不定?

其一、考试是个样本抽查,备考也是个样本复习。

学霸的复习样本大于考试样本,成绩肯定始终名列前茅;差生的复习样本远远小于考试样本,成绩也始终稳居垫底;中等生的学习样本和考试样本变化最大,所以中等生的成绩起伏也最大。

● 对策:扩大学习范围,加大学习深度。

其二、学生学习状态会有变化。

很少有人能持续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很少有人能物我两忘心无旁骛的学习。状态有起伏,分数自然也有变化。

● 对策:顺其自然,调整身心。

其三、考试有偶然性,学生的发挥也有偶然性。

07

孩子为啥不愿意和我说话?

我们该和孩子谈些什么?

根据心理学家统计,17岁的男孩是所有年龄阶段说话最少的群体,42岁的中年妇女是所有样本中说话最多的群体。悲剧的,他们一般恰恰是亲子关系。

不愿当面谈话就写信交流;不愿谈学习就聊明星八卦;在家无法交流,就换个环境沟通,无论如何,交流的主动权都应该在家长一方。重要的不是交流什么,而是交流本身。

08

为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

如何判断和应对?

其一、富裕时代的必然。

00后这一代人,随着物质宽裕的同时,心理需求就成为了新的病灶所在。

● 对策: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比如去工地搬砖。

其二、单向度生活的必然。

00后这一代人学习过度,生活稀缺。他们没有生活,只有考试。当生活的多样化、多元化、丰富化被摧毁,千姿百态的学生被固定输入一种信息,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出现心理问题也就顺理成章了。

● 对策:如果不偶尔疯一下,人真的会疯。

其三、越来越强的生存竞争和越来越弱的抗压能力。

进入大城市、大公司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自主创业的资本和技术门槛也越来越高。普通劳动者和工薪阶层的上升通道正日益狭窄,而中产阶层的下降通道则日益放大。

00后可能面临的不仅仅是失业,而是工作本身的消失,在人工智能快速迭代的今天,他们可能率先沦为”无用阶级”。当父母垂垂老矣,既不能战胜同龄人,又不能对抗机器人的孩子们,该怎么度过漫长的一生?没有吃过苦的一代人,正在面临着空前严峻的考验。

● 对策:提升抗压能力,差异化发展。

其四、心理的问题其根源不是心理,而是现实。

重要的不是改变心理,而是改变现实环境。人的大脑是个信息交换系统:

当孩子不愿和父母说话,这是心情不好(内存不足);

当孩子不愿意和老师说话,这是选择性交流(硬盘有坏道);

当孩子和同学也无话可说,这很危险(操作系统故障);

当孩子不传达自己的任何信息,信息只输入,不输出,或既不输入也不输出,那就意味着问题严重(系统死机);

当孩子输出的都是乱码(胡言乱语)或黑屏(据不说话),意味着人际交流系统已经崩溃。

● 对策:察言观色,调整应激。

09

为啥孩子管不住自己?

其一、自我管理是人的本能,当这种本能被家庭、学校剥夺后,学生会利用一切机会实现自我反向管理。

其二、自主欲望强,自控力弱。

10

孩子为何摆脱不了手机、网络、游戏?

人类的虚拟化生存趋势不可逆转,今天,无法使用智能手机的人,不但无法生活,甚至根本无法生存。因此,对于手机、网络,既然根本无法杜绝,不如与其妥协。问题的关键是:保证孩子在学校期间不带智能手机。

- 与孩子和解 -

家长是70后,孩子是00后。天地大冲撞,火星对地球。

70后和00后相隔的不是两个十年,而是两个时代、两种文明、两类物种。

60后,70后是集体读书的一代人,是获得了教育红利和改革开放红利的一代人。对“知识改变命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认同,00后物质空前充裕,精神空间却日益逼仄;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是教育过度的一代人,他们表面花团锦簇,实际内心日益荒凉。

养老杀死80后,房价干掉90后,考试内卷00后。

是时候与孩子、与人生、与大学和解了。成功不该凌驾成人,分数不能摧残亲情。学习不该透支健康,考试不能蹂躏生命。

过一种诚实、充实、真实的教育生活。留一段高效、高兴、高调的青春回忆。

或于事无补,愿缓解焦虑。

----------

本文作者:郭山

来源:隐蔽的历史

感谢您的阅读!

下次,我们接着再聊!

本文素材来自网络

如果你喜欢文章,点个在看、转发收藏一下啦!

欢迎关注公众号「左右谈」,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jy/kx/f5d20707ca949641e011acabf6c8f62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