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快讯

我如何从建筑走向“在地” |三明治表达者

三明治china30s 快讯 2022-02-11 18:06:30 0 建筑 建筑设计 让我 的是 专业

作者 | 刁一刀

编辑 | 李梓新

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爆发,我从美国的研究生学习中回国。五月中旬的线上毕业典礼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录播球赛」,毫无仪式感的匆忙之中,我彻底告别了伴随十年的一种「建筑学生」身份。

「录播球赛」式的线上毕业典礼

我在杭州找到一份建筑设计院的工作。它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我合适的环境去观察绍兴古城的社区和人。作为最早一批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方,绍兴同样正在经历经济发展、人口扩张和文化振兴之间的博弈。我所在的单位,在古城里承接了很多项目,「城市更新」又刚好赶上时下最热门的话题。因此,我有幸亲眼目睹并记录这片拥有最传统建筑肌理的居民区,如何在当代建筑介入下发生的转变。

在绍兴针对当地居民的生活记录

不过,在设计行业的记录和观察还是有点卑微。受困于系统和环境,它几乎无法提供给拥有供需关系的甲乙双方任何直接的经济回报,所以很容易沦为替方案背书的前期调研或者可有可无的宣传材料。这种时候,内容本身的真实和深入程度就会大打折扣。

我意识到,对于城市历史、建成环境与居民生活的记录,或许并不应该由设计公司(乙方)承担,不然很容易被甲方误解为推销方案的宣传资料。我觉得设计公司的重头戏还应该放在设计本身,因此需要有另一个利益相关者去传达这些观察和记录。

学术研究是一方面,但建筑和公众连接的方式,在国内似乎更多呈现在相关导则的编撰,和具体改造更新项目的落地,但在软性层面信息普及依然是欠缺的,类似我在德国斯图加特的魏森霍夫住宅区里的展览和宣传手册,能够提供足够专业且简单易理解的信息传达。

我想这也许是一种趋势,需要有一个平台去承担这样的文化输出,它的表达更自由,通过内容连结更多个体,连结居民和他们生活的社区,连结建筑和历史,建筑师和规划者,以及一切可能与之发生关系的人和事。

2021年12月,我从杭州来到上海,加入三明治。

01

我少年时学过画画,很小就掌握了素描基础中的透视技巧,后来怕耽误学业才中断。高中所在省重点中学竞争激烈,我那时自认为很努力,可是成绩依旧只能徘徊在一本线边缘,虽然困惑,但好像也无能为力。

为了逃避压力,我经常买杂志看,《读者》《漫友》《看天下》《看电影》,完全不挑食。偶然之间,看到一篇写雕塑家向京的文章,详细描述了她如何从美院附中考去央美念书,毕业后又是怎样成为雕塑家的经历。我好像从中获得了一股力量,借着惯性,问了我妈一个特别中二的问题:“你年轻时有过理想么?”这句话虽然没打动我妈,却触动了父亲。大概是让他联想到自己年轻时因家庭原因,很多想做的事终未成型的往事吧。

不巧的是,这件事在我刚进入高三时才发生,空气里弥散着「来不及」的慌张情绪,好在父母选择尊重我的想法,三人一起去北京拜见一位美院的老师,请他指点迷津。事后又经过谨慎商议,父母决定让我正常参加当年的高考,不过考完后我就报了个画班跟着老师去写生了,准备第二年复读。

画室的老师看我虽然底子薄,但长进快,更重要的是文化课占优势。于是他建议我曲线救国,避开对基本功要求严格的纯艺术专业,转向艺术设计方向。当年,央美的建筑学院还是双标准录取(50个按文化课排名录取,前提是拿到专业考试合格证;30个按专业课成绩排名录取,前提是文化课达到指定分数线),所以比起设计学院完全依照专业排名录取的要求,我的情况显然更适合报考建筑系。

依照相似的逻辑,复读那年我一共报了五所省外高校,中央美术学院排在第一位。很庆幸,我考上了。

央美的建筑系是1993年才成立的,所以同学们会把建筑系的「年轻」作为一种隐形共识,默认并努力去淡化它。毕竟从常规思路想,太年轻对任何一所学院来说似乎都不是太光彩的事。那时我们内部流行一套做自我介绍的模版,首先讲自己在央美念书,如果人家追问,再说学的是设计,再追问,才说建筑设计,不然总会被质疑「一所美术院校居然还会有建筑系这么「理工」的专业啊!」我们自然不屑这种观点,但心里的不舒服也很真实。

当时央美和国内建筑传统强校的关系,似乎的确有点微妙。那时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学院设置建筑系的初衷就藏着叛逆,想要 「剑走偏锋」,打破常规。依常理,老四校(东南、同济、天大和清华),及至后来的老八校(老四校、华南理工、重大、哈工大和西建大)出自于理工类学科,更强调功能和实际空间的使用,重建造。这么说肯定有失偏颇,不过我入学时对这些学校的感受或者说「偏见」确实如此。

当时我觉着美院的建筑更强调对「美」的追求,是以美为前提尝试突破对设计的固有认知,所以最好别被规范和准则框得太死,并且,感觉学院也有意让我们把建筑设计当成艺术创作,而非简单地理解为盖房子。

除了建筑设计,我们也干点儿别的,

比如把柯布西耶做成蓝印花布

因为双标准录取,再加上港澳台和海外(主要是韩国)学生,同学的背景很多元的。刚入学时呈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成绩好的普遍「乖」一些,比较听话;画画好的脑子更活泛,设计课时经常贡献天马行空各种奇形怪状的点子。整体上,在央美念书的日子是开放而灵活的,敢想敢做并为此付出行动变得非常重要。我记得入学时,副院长告诉我们要把眼睛找回来,重新学习如何观察世界,所以感觉自己本科五年里一直都在尝试打破各种刻板印象,比如唯成绩论、或者对学术权威的盲目崇拜之类。

唯成绩论这点是最早被打破的,大概在二年级时,这种趋势就初见端倪。当时大家已经陆续开始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虽未必清晰,但基本都在路上,加之校园气氛宽松,并不太限制我们的选择,所以除了暑假去事务所实习之外,也有人会尝试其他可能,大四的时候,更有人选择休学出门闯荡了一年,或者去生个小孩。就我所知,如今班里的同学,有花店主理人、有去做游戏美术设计、还有电影的平面设计、动画等等,专业似乎并没有特别严格地限制择业。

至于建筑领域,我们这届不足九十人,三年级分方向后,有一半选了建筑设计,剩下的分布在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和城市设计中。大家基本都是九零后,其中1991-93年出生的最多。到2016年毕业后正式进入行业会发现,市场发展最迅猛的高潮期差不多正在收尾,这与我们刚入学时对专业的期待有很大偏差。作为没有话语权的职场新人,感觉大家普遍需要调整心态适应市场需求,同时细化自己的主攻方向,老老实实积累项目经验。

当然,每个行业中都会存在所谓的鄙视链,建筑自然也不例外。比如大型外企喜欢拥有欧美留学背景的应聘者,而更多用人单位会优先选择老四校或者老八校的毕业生。进入职场后,毕业院校的牌子更像是一种通行证,方便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交圈,彼此互通有无、抱团取暖。

在我接触过的建筑师中,老四校毕业的人综合能力的确很强,他们在掌控全局和时间把控上做得很棒,执行力一流,同时还能保证相对稳定的设计输出。

央美虽说不在其中,既非985也不是211,但老牌艺术院校的身份在那里,并且感觉「教育部直属」的头衔也强化了我们关于特立独行的自我定位。而外界对美院建筑系的学生,似乎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曾经听同学提过,有一次终期汇报,一位建筑师在点评学生作业时表示,美院学生最大的优势应该在于设计观念上的突破和创新,而非把细节大样图画到一丝不差。

如果把理工院校的建筑设计说成是一门「技术」,我那时在美院里学到的就更像是「艺术」。五年里,我们和教授一起探索如何应用这门艺术让生活变得更好一点儿。而真正接触到实际项目后,我感觉建筑设计更像是服务行业。创意和美固然重要,但把一个概念变成实实在在的房子需要一套非常复杂的流程。从如何与甲方沟通,到概念方案设计、扩初、施工图和深入,再到工地驻场、与施工方交涉等等,其中涉及庞杂的流程和人员参与。所以当能够更完整和真实地观察到全过程时,我意识到工作流程的系统化、大家各司其职的重要性。

02

从央美毕业后,我并没有立即申请学校,英语不好需要补习是原因之一,此外,我不太确定自己是否清晰出国念书的目的,所以决定在国内先晃荡两年,工作、补习语言,同时梳理自己。

我出生在山西太原,从小听着「并州龙城历史悠久」长大,小时候也常和家人去五台山和晋祠玩。大二暑假去敦煌看石窟,被里面的壁画和雕塑感动得一塌糊涂。当时的导游姐姐负责对接德国外宾,所以专业能力没话说,讲得深入浅出、细致入微,完全没有背词,还能很耐心地解答我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那次旅行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了历史和艺术的魅力,它和在美院念书不同,夹杂了戈壁的坚韧和粗野,很带劲儿。体会着自由和天马行空的同时,我也开始感到不安,象牙塔毕竟是象牙塔。大学二三年级左右,我开始更细致地接触欧洲建筑设计史,其中德国现当代设计中的严谨和细致很打动我,于是决定在四年级去德国交换。

本来是抱着学习德国本土建筑设计方法的心思,却阴差阳错选了研究「居住文化」的工作室。课程宣讲时,我看到手册上的介绍,说这门课主要研究居住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就果断选了。因为刚好在来德之前,我参与了研究北京菊儿胡同的设计课题。由于研究是服务于设计的,所以当时讨论的话题还停留在城市尺度,范围较大,并没有足够时间从历史层面深入到居住文化这么细致的视角,我就想着不如借这个机会好好深入了解一下。

那门课程要求我们选择同一地域不同时期的住宅作为研究对象,大部分同学都选了自己熟悉的城市,我选择了北京四合院和板楼,对比早期的合院和现在合租房两种不同的生活空间并研究背后的文化叙事。但与在美院的课程不同,这个工作室并不做设计。当时我很困惑,还跑去问教授。我说项目连设计都不做,那它和设计有什么关系。教授说你的研究本身就是做设计,很久之后我才知道,那位教授是社会学背景,她的研究领域包含了都市建筑学和生活方式,她对设计的理解应该算是跳出传统建筑设计范畴的。

其实交换期间的文化冲击,除了大部分中国学生都会面临的语言、生活习惯之外,德国人在专业领域上严谨的态度让我印象深刻,也学到了很多关于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总之,这个工作室让我看到了设计的局限,或者说,建筑超越设计之外存在更多表达的空间和可能性。

在我交换的学校,「居住文化研究」绝对不算热门课程,因为很容易选,不需要抢的。其实德国的建筑设计依然遵循相对传统和经典理论和实践方法,重视对空间的研究,也会非常在意人与空间,与建成环境的关系,所以也会把课题延伸到对可持续性、对如何节约人力物力的机械装配、机械臂的设计和研究中去。

而最基础的设计大多出自对模数的理解。举个例子,比如设计这个办公室,那么先从桌子入手,对于普通员工来说一张桌子长大概1.2米到1.5米,宽600mm到1米之间。在此基础上继续算出座椅的尺寸,座椅和桌子的距离在什么范围比较合理。之后根据这些细节设计一个网格,比如说以60-70公分为单位,然后把所有家具都合理地布置在房间里,进而推算出其他房间到整个一栋楼,门窗和外立面材料的尺寸,最后将所有尺寸统一成为一套体系,就是模数,它是一个很精密的东西。

我很喜欢这种设计方法,让人心里觉着踏实,比无端想起来给房子加个坡屋顶更有逻辑。但也仅止于此,我好像并没有加入的冲动,反而是对那些使用过的房子背后的故事更感兴趣。比方说这间办公室,设计师的确按照我刚才所说的方法设计好了,但使用者不会完全按照「说明书」去使用,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添加不同尺寸的桌椅,或者就像现在这样给墙刷一层涂料,变成一面巨大的画板。这种对空间的使用是个体行为,这种真实性和多样性才是我更感兴趣的话题。

无论是开学时的课程介绍,到进入工作室后的课程安排,小组讨论,包括去图书馆、书店、或者追着建筑大师的脚步在城市里看建筑,所有经历都能让我明确感受到德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成熟,除了设计细节、材料选取和建造的完成度之外,对建筑历史的记录和公众普及都做得很到位。

比如我去斯图加特看魏森霍夫住宅群时,前台备有内容详细的介绍手册,展陈布局和内容设计也非常细致,整个展览看下来,发觉竟然可以了解那么多关于建筑的设计使用、设计师和当时整个行业发展的故事。并且,我也能感受到这种对建筑历史文化的关注渗透到城市中的很多层面,相关的建筑历史和常识的普及度也很高。当然,建筑史是历史的一部分,我们的现当代建筑发展背后的土壤的确比较特殊。一方面像欧美学习,一方面又需要面对国内建筑设计特殊的发展局面,同时还得在设计中找方法去平衡中西方的差异。

魏森霍夫博物馆展陈

回国后我一边做毕业设计,一边开始研究能转到什么方向。我坚定自己依然对建筑有兴趣,所以能想到的主要还是建筑理论中与建筑文化相关的方向。

我开始意识到建筑评论是很纯粹的「个体表达行为」,它所呈现的是个体对建筑更综合的认知,反映了当下复杂的社会环境和需求。而当这样的的声音通过语言或者文字被呈现时,评论和建筑本身的联系会很自然地转换为一种更微妙的择选关系,或者说,在建筑领域中常常被提及的功能、结构和形式,在建筑评论中并非一定要成为主角,对建筑背后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关注,可能超越建筑本身。

03

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我正在参与AMO的村落研究。

当时我正一头雾水地考了几次托福,成绩非常丢人,于是专心补习英文。美院的导师叫我去参加一个研究乡村的项目,说机会难得,我就去了。AMO是OMA(大都会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镜像机构,也就是主要负责研究和展览的AMO在做的「全球乡村调研」项目,其中针对中国乡村研究是和央美合作进行的,最终成果以展览的形式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展出一年,还出了一本小书。我当时参加了最早一期的调研工作,我们沿着大运河选择了八个不同主题的村落,我负责的是位于苏北的一个淘宝村。

淘宝村调研

OMA的创始人库哈斯(Rem Koolhaas)在建筑行业内是个性鲜明的地标式人物,他早年也是记者出身,写了一本很有名的书《癫狂的纽约》,无论做设计还是搞研究,都喜欢用记者的视角观察提问,然后用包括设计在内的各种方式去回应这些问题。因此在研究中国乡村时,最初给到的几个方向都有点媒体的思路,比如淘宝村的线上经济与实体乡村空间关系,或者山东台儿庄古城的原真性。

通过调研、和组员密集的讨论和汇报,我逐渐学会了如何用自己建筑专业的视角介入对村落的观察研究。我对比了村落十年间平面图上的变化,寻找县志,采访当地村委会和村民,搞清楚第二三代农民工的生活图景等等。当所有的资料被收集整理,并找到合适的方式把它们讲述出来后,我逐渐看到一个事实,就是村落的发展和形态构成背后复杂的作用因素。其实无关乡村还是城市,规划和建筑也许只是一种呈现方式,背后诸多双手相互助力或掣肘,才能促成当下相对稳定的局面。

淘宝村部分调研成果

淘宝村调研

我觉着这些话题非常有趣,对乡村的研究也激发了我对社会学的好奇,对中国社会飞速发展之下,文化受到巨大冲击后人们如何生活和自处的好奇。这个课题结束后,我详细梳理了自己的生活和求学经历,结合学历背景决定申请哥大的历史建筑保护专业。

申请期间,我又去做了大半年的建筑师,参与改造了北京西城的一家书店。然后就去纽约念书了。纽约生活和学习,提供给我更多元的面向,让我跳出之前的舒适圈,学习质疑和提问,以及用更平等和多样的视角观察和记录社会。我逐渐发现,包括建筑保护在内,一切与城市和建筑文化相关的议题,背后牵扯多元的群体和利益相关者,因此它注定无法停留在纯粹的学术或专业领域,而势必会突破校园进入到更复杂多变的社会中。

读研期间课题建模

读研期间部分课题调研成果

我毕业时正赶上疫情,很多事情都变得比较艰难。我没有使用一年的opt,而是选择直接回国,但仍旧需要面对找不到合适的对口工作的风险。历史保护建筑师本身已经非常小众,更何况我希望跳出设计领域,更专注于对历史文化与当代生活关系的记录和研究。

读研时参与过的研究课题,让我意识到介入社区的研究需要与个体发生真实的互动和连结,需要设身处地站在不同利益相关者角度思考问题。而且很多时候,比起专业领域的知识,我们可能更需要的是对基础信息的普及,建立和陌生人之间最基本的善意和理解。之前的经历告诉我一手资料的重要性,所以我希望自己依然能近距离接触到社区和人。

04

我在杭州生活的一年多时间,我经常会偶遇一些「网红打卡地」,虽然并不反对这样的营销模式,但看着那些大同小异的设计风格,还是会感到疲惫,总觉着「网红化」很像一把大号筛子,把那些细腻的,真正能勾勒出城市密度的精华都筛掉了,有点儿像如今的P图软件,拿一把小刷子呼啦一下,脸上的皱纹和雀斑统统不见。

在敦煌和治沙工作人员面对漫天戈壁时的粗粝,深入苏北村落与当地人聊天的细节,以及穿过米黄色走廊,听着黑人大叔向我介绍那栋纽约老房子的历史再或者每隔两周去绍兴记录当地居民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生活变化,我发觉这些具体可感的体验,在记录当下的每一个瞬间里里是鲜活的。然而,当这些观察被限制在更传统的专业范畴中去呈现时,反而苍白了。

历史保护领域中对文物和古建筑的「原真性」一直存在广泛的讨论,所以我在想,是否因为自己对城市的记录,囿于过于分明的边界而无法做到足够的「逼真」,因而渐渐远离「原真性」,无法靠近更加切肤的真实世界。当然,受限的边界是多样的,可以是建筑设计或者城市规划领域、也可以是图像化或者纯文字的思考方式、又或仅仅源自「有甲方」这样一个单纯且功力的念头。

带着类似的疑问,我离开杭州来到三明治,开始尝试重新和城市发生一些更精确的连结,在主观与客观中反复切换,去观察城市、社区,以及生活在附近的人事,回到个体并透过他们记录多元、反思当下。

面对当下对「烟火气」需求泛滥的时代,我和三明治的同事们深入一条存在感看似微弱的常规马路——罗秀路进行调研。第一阶段的观察记录被大致分成三个部分,从初次到访这条马路,听同事实地讲述已经收集到的资料和研究进度,到第二部分,不带任何观点再次回到罗秀路,观察并记录一切能够收集到的信息,随后整理分析;最后进入第三部分,在手头信息足够时介入更加主观可感的表达途径。其中,研究者和使用者的身份被反复切换,同时伴随更丰富的讨论与交流,以及不间断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分析。

我和同事们一起,尽力撇开所有关于上海的刻板印象,撇开传统新闻学、建筑学中的惯性思维,在多次回到马路本身的观察记录和讨论后,我们决定让这条普通马路继续它的「普通」志向,同时把更多目光投射于生活在附近的居民身上。「事实上,没有一条马路是“普通马路” | 555 Project · 罗秀路」就是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中生成的。

普通马路罗秀路

同理,对个体和细节的关注也被用在555街区,我们一起走访街区里的秘密通道(《555街区里有哪些秘密小路?去探险吧!》);

我们研究安福路与周边建筑的比例尺、车辆与行人的通行逻辑(《共享速度与公共空间间我们研究了安福路让人流连的秘密》);

安福路

以及店铺的生存现状等(《网红店挤压下,安福路现存业态大调查》)。

作为曾经的建筑系学生,选择跳出设计圈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但我好像也没走太远,抱着对建筑设计和历史保护又爱又恨的心态,我还在探索自己想要做的事,一步一步去接近它,也是接近我自己。

作者信息

刁一刀

三明治城市研究员。平日爱好隐身老旧小区、

关心粮食蔬菜、人情冷暖和世界和平。

- 了解更多 -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jy/kx/7a2449657d925d02f096c1c9e4cae26c.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