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文 > 文化节庆

保平村张家宅:历史时光遗留的珍宝

潘雪茹 文化节庆 2016-01-12 16:01:00 0

  2015年11月,历史文化名村保平村内的张家宅入选为第三批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据介绍,该民居在保平村43处清代传统民居中,规模较大,布局严整,结构复杂,工艺考究,是崖州清代至民国传统民居中的经典范例。而且张家宅拥有大量精美的墙楣彩绘,同时拥有清代与民国时期的崖州建筑风格,独具一格。时至今日,这座跨越了上百年的老宅子依旧静静矗立在村中,一如历史时光遗留下的珍宝。本期,记者走进张家宅,感受这座古老宅院的魅力。

  清民两座门楼

  传统民居的“活历史”

  在三亚文史工作者张远来老师的带领下,记者很快就在村中找到了这座张家宅。这座宅院最早在清代建成,后在民国又扩建了部分,因为融合有清代与民国的建筑风格,拥有两个不同时期的门楼,清代门楼墙楣彩绘丰富,而民国时期的门口体制高大,在当地十分具有代表性。

  还未进到张家宅内,记者就首先被清代时期建造的门楼给深深吸引住。在门楼的正中间,刻着一个古体的“寿”字,呈圆形。据张远来介绍,这个“寿”字因为文革时破四旧曾经被毁坏过,仅留下一个小边角。后来在复原时正是根据残留的字样一点点复原成今天所见到的样子。

  在“寿”字上方,一幅立体书卷展开,卷上一只公鸡栩栩如生如在打鸣,卷两侧两只蝙蝠展翅。据张远来介绍,公鸡意指“世代功名”,寓意这户人家世代都是读书人,而两只蝙蝠寓意双福临门。在门楼的两侧,两幅雕画卷上画着鹤、牡丹、松树等图案,代表着延年益寿、繁荣富贵等深刻的吉祥寓意,令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心思缜密、匠心独运。

  “张家宅的门楼彩绘是整个保平村里最精致最丰富的了。”张远来说道,当初文革破四旧时期,这些门楼的彩绘危在旦夕,机智的张家人为了保护这些彩绘免受毁坏,便将石灰粉涂抹其上,遮掩其颜色图案。直到后来在修复的时候,才将石灰粉慢慢刮掉,显露出彩绘的图案。

  进入到张家宅院中,整座宅子占地面积约104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建筑形制呈四合院格局,具有较好的隐蔽性。在张家大院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照壁上大大的“福”字以及周围的彩绘。围绕着“福”字,刻有一幅对联,上联曰:“绕屋祥云呈瑞彩”,下联曰:“庭中花木发奇香”,横批为“吉星高照”。张远来介绍到,这个照壁也是传统的崖州民居中惯有的福寿文化代表。

  照壁前正对的,则是建于民国时期的主屋,面阔三间,进深11檩。两侧有边墙封闭形成走廊,在后廊上建有二层楼回廊。廊道低矮狭窄,宽度仅仅够一人通过。据张远来介绍,这个回廊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主屋的祭拜神龛之地同生活用地区分开来。顺着回廊走,能够通往两侧的厢房,这里往往是厨房或是储物间。此外,在过去,廊道也是区分家中等级身份的一个通道,因为只有家中的主人才能从堂屋正厅进入,下人进屋则只能走廊道。

  穿过廊道,顺势来到主屋的后方,映入眼帘的则是清代时期的后座建筑。整个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9檩。东西厢房正对,与回廊、后堂形成一个封闭的庭院,颇有京城四合院的意思。从院落建筑的规模看来,张家在保平村里也是赫赫四方的大户人家。

  在主屋后方的二楼门牌上,还修建有一个名为“堂堂乎”的匾额。据张远来介绍,这个匾额出自于《论语·子张》中的“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这里的“堂堂”就是形容仪表壮伟,气派十足。

  而在庭院的正梁上,还刻有:“辛酉年冬肯构堂 月逢庚子复生 日丑时亥干同癸 坐壬兼子汉兴房 北方秀占飞龙德 武曲光临禄马乡 喜得于斯歌聚族 千秋有鉴序其皇”。其左右的副梁上则刻着:“鼎新甲第同居九世松茂竹苞好矣兄弟 大启华门美逑南轩兰蕾桂馥宜尔子孙”。一句句传颂着张

  家子孙世代繁衍生息,家族兴旺的题句十分醒目,令这座规整有序、气势不凡的家族建筑又增添了许多书香气息。

  张氏耕读人家 享誉乡间

  据了解,保平村的张氏是由明代广东惠州的张成耀、张成宗两兄弟举家迁移而来,张氏兄弟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广东曲江张九龄的后裔。

  最初,张成耀带着家人居住在古崖州城门的遵道坊一带,而弟弟张成宗则居住在原来的“三亚街”附近,即现在的三亚海坡村一带。张成耀夫妇去世后,其儿子带着后人来到崖州保平村定居,并以打铁为生。弟弟张成宗则是从事农业,在三亚遭到日本人侵略后,其后人搬往羊栏、妙林一带,凤凰镇的张姓后人与保平村后人是为同一脉。虽然由于时代变迁,无法找到先人的墓冢,后人就将这两兄弟一同刻于保平村山上的祖坟墓碑之上,共同祭拜。

  在过去,保平村的张氏宗祠挂着一块“清河堂”的牌匾,两侧则悬挂着一幅对联:“玉带彤流寿拥铁炉光月 文峰翠丛祥开金鉴簪缨”。“清河堂”三字代表的是张氏最早初祖是来自河北清河,无论子孙迁移到何处,都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醒后人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对联中的下联“文峰翠丛”则是指张氏多出文才之辈,如著名的先人张九龄,著有《曲江集》一书,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被誉为“岭南第一人”。“金鉴簪缨”是将张九龄的著作《千金金鉴》比作头顶上最珍贵的明珠。

  有着浓厚文化积淀的张氏家族在保平村内是有名的“耕读人家”,据《崖州志》记载,张氏族人张嘉训在清朝乾隆年间考取了岁贡生。因为家族中培养出了一名岁贡生,当地的乡民也习惯将张家的田地称为“贡生田”。

  在张氏后人张志高墓碑的碑文中,也可以看到张氏后人的优秀品质。碑刻上写道“性慈仁 质聪颖 苦坐鸡窗 勤披虫卷 胸具琅玕之竹 心裁锦绣之花 幼年奋志 艺苑争锋 壮岁怀才 文场力战 ……春风满座 久怀晏子之情 明月充囊 善继陶公之志 先生之志可以风矣。”文中对张志高的求学之路、品行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而且在碑文中还提到其经常帮助乡邻,对于贫困的人家给予物质接济,邻里之间出现矛盾他也出面进行调解,是十分受到尊重的明德之人。

  虽然在历史记载中对于张嘉训、张志高并没有过多的记载,但从张家宅院门楼上包含寓意的图案,庭院中的对联中,都不难看出张氏家族浓厚的文化底蕴。

  对于张家宅的建造故事,据张老师介绍,张氏作为保平村内的大姓之一,在村内算得上是大户人家,拥有不少的田产,张家宅的建造并没有过多的记载与故事性,主要是依靠这些耕田的收入一点点建造起来。

  展示崖州传统民居

  传承家族文化

  张家宅在面积、建筑风格上都颇具有代表性,而这样一座宅院也见证着张氏家族的发展与兴盛,一代代的张氏后人在这个院子内出生、成长、外出求学、工作。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张氏族人外出考学、工作,渐渐地这座宅院就荒废了下来。

  直到2010年,保平村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后,对全村的宅院都进行了登记工作,2010年8月,张家大宅被列为三亚市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筑,并在2012年由三亚市政府拨出专款进行修缮。目前整个宅院都尽可能按原貌进行了修复,但还有少部分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以满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要求。

  据张老师回忆,他与张家宅人都是族亲,小时候他就经常来到院子里和同龄人一起玩耍,因为张家宅面积大,前后中堂的小空地都是玩耍的好去处,还有前院有着浓厚的民国建筑风格二层小楼,二层回廊连通着整个院子,更是夏日里乘凉嬉戏的好去处,这座古老的庭院也有着他不少过去时光的回忆。

  在此成长、生活多年的张氏后人对于这座庭院也有着深深的乡愁,对于张家宅日后的保护与运营,张氏后人就表示会等修缮完成后回到这里,将张家宅作为保平村古村落代表民居展示出来,让更多人走进这里体验古崖州传统民居。而且会考虑在符合文物保护的条件下,将其作为保平村的游客服务中心或是休闲驿站,为参观游玩的市民、游客提供便利,并尽可能的让更多人接触、感受到传统民居的魅力所在。

  在参观张家宅时,当记者从清代后座建筑绕回照壁前院,经过了一个颇有独具特色的小通道。通道右侧的墙砖上有一整排透光的石刻,夕阳西下橙色的阳光渗透进来,在左面的灰墙上投下明亮的光斑,既照亮了整个通道,又散发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民国情调,有如步入了连接今生与往世的“时光隧道”般,令人恍惚迷醉。

  再站到前院回望整个张家大宅,有着夕阳的余晖,也有湛蓝的天空,白墙灰瓦一如往常,只是时光难回,唯有这砖瓦木梁还默默坚守着家族的故事。(记者 乔亚楠 胡茂君)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lsrw/whjq/8c3fc87760754b30fa2da9ca1e329e8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