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文 > 文化节庆

丝路遗迹三庙三塔 多少精彩海南故事

潘雪茹 文化节庆 2015-08-04 16:08:00 0

  西汉时期,就在张骞通西域,越葱岭,返长安之时,征伐南方的伏波将军路博德也“首开九郡”。于是,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相继形成。从此,海南岛儋耳、珠崖二郡开始进入政治家、军事家、航海家的视野;特别是后伏波将军马援“复立珠崖”,史家誉之甚高。两伏波将军“维护地方稳定 ,促进国家统一”,他们率楼船兵舰“首闯南国海疆,开启海洋文明”的古老航线,逐渐成了后来经济文化交流的黄金航道。

  唐宋以来,这条黄金航道在东南沿海城乡遗留不少文化遗址;其中,海岛沿岸的“三庙”“三塔”,一直在述说历代先贤闯海航海的人文故事。为此,笔者探访文化遗址,揭开鲜为人知的历史掌故。

  西汉初年,经过休养生息,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国力富足;及至汉武帝即位,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这汉武帝,踌躇满志,雄心勃勃,北驱匈奴,贯通西域,文治武功,威振四海。这一时期,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和调诸国,汉朝与西域经济文化频繁交往。

  拓展边疆,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之后,又通西南夷,朝野瞩目;汉武帝下令,征伐南越。于是,前伏波将军路博德“饮马儋耳,焚舟琼山”,海南划入中央版图。到了东汉时期,后伏波将军马援率水陆两路大军“缘海而进,随山刊道千余里”“复立珠崖”。

  伏波庙

  汉武帝用兵,前伏波征伐,楼船渡海,登陆海南,最早的航海路线是蒙冲斗舰乘风破浪的作战航线。两将军“开郡复县”,他俩是最早开辟南海航线的历史功臣。对历史英雄的仰慕,世人同感。所以,不仅海南岛有两伏波将军庙,雷州半岛也有两伏波将军庙。

  史书记载,大英山有一座伏波庙,当年村民称之为“海北伏波庙”。初听这说法,心里好生纳闷,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海南海北,张冠李戴,以讹传讹,还是果有其事?无独有偶,海口市美兰区白沙坊山旺村也有伏波庙,村民亦称为“海北伏波庙”,这和大英山村民的叫法一样。况且,两处伏波庙都祭祀“西汉邳离侯”及“东汉新息侯”两将军,与海北伏波庙所供是相同神祗。那么,位于海口的伏波庙为什么要冠以“海北”字样呢?

  据称,并非伏波庙如此,位于海甸岛、新埠岛的关帝庙也被称为“海北庙”。原来,海北海南,一衣带水,地理相近,语言相似,习俗相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海北海南属同一行政管理区域。比如,元代设置“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海北海南博易提举司”,清代也设立“分巡雷琼兵备道”,统一行使雷州与海南的管辖权。

  长期以来,海北海南,密不可分。不过,“海北”也确有伏波祠,当地人称之为雷州伏波祠,也有叫徐闻伏波祠。但海甸岛、新埠岛的村民则习惯称之为“海北伏波祠”。

  宋苏东坡被贬昌化军,路经雷州。时人指示,“南北之济者,以伏波为指南”。苏东坡入乡随俗,拈香参拜,神色甚恭,顺利渡海后,题写了《伏波将军庙碑记》。李纲与苏东坡有同样“顺渡”,因而亲笔书写《伏波将军庙碑记》,还撰文并书《伏波庙阴碑》。

  海南两伏波庙建于宋代,“在郡城北六里龙岐村”。正德《琼台志》记:“伏波庙,宋建,祀汉二伏波将军。”历代多有修葺。清康熙年间(1662—1722),分巡学道马逢皋重修并新立《新建汉两伏波将军庙记》。

  民国四年(1915年),朱为潮(朱宋)重修五公祠的时候,特地将“左侧之昭忠祠改为两伏波祠,祀汉之有功于琼之路、马两将军”。用朱为潮的话来说,就是“亦同此表彰前贤之意,尤令人钦仰不置”。纪念两伏波将军,不仅是因为前伏波路博德“首开九郡”,后伏波马援“复立珠崖”,更重要的是,他们率楼船兵舰,“首闯南国海疆,开启海洋文明”。

  妈祖庙

  正德《琼台志》记载:“天后庙,一在白沙门,一在海口所;元建,明洪武间屡葺”。《琼州府志》也有记载,明代,海南有天后宫12座。

  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至清朝末年,朝廷对原籍福建莆田、原名林默的妈祖累累封赐,爵位从“夫人”至“天妃”到“天后”,成了至高无上的“海上女神”。然而,民间百姓仍以妈祖相称。宋人刘克庄说“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说明了这一史实及其肇始之地。

  历史学家认为,海南岛不少先民大多是宋、元年间从福建莆田远迁而来的。当时,唯一的通道就是大海。先民离乡背井,跨越重洋,他们把妈祖作为祈求一路顺风的海上守护神,其香火袋或金身全程相伴,片刻不离。

  平安着陆之后,安家落户之时,他们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一如既往虔诚膜拜。从此,妈祖成了他们在流落他乡的精神支柱和文化信仰,于是,便有了像海口白沙门和中山路天后宫这样祭祀妈祖的巍峨壮观的殿堂。

  海口市白沙门有三座妈祖庙,一座在中村,建于元代;两座在上村,建于清初。海南解放前,白沙门全村不过40户400人,村民有的经商,有的捕鱼,是一个“繁荣褪去,遗迹尚留”的小村。村里除了十几户疍家人,其余的是闽南、粤东迁琼商人的后裔。

  问起白沙门的过去,勾起了村民的回忆。村里的老人说,上村与中村之间原先连着一条小堤,相距大约300米;中村与下村之间横着一条小溪,相隔大约50米。村北是一条“大溪”,是以前商船“寄碇”和补充给养的航道,是官民往返于雷琼两岸的必经之道。

  然而,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直达海口港的通道。那时,从村里到水巷口要坐三次船,过三道河。当年,红树茂密,沙白水清,野鸭成群,鸢飞鱼跃,环境幽静。后来,围海造田把河沟填平了,把红树林砍了……自然港湾变成喧嚣街市,同时也引发老人的感慨!

  最令老人难以释怀的是白沙门的妈祖庙,其中上村那两座规模最大:一座建于乾隆二十年,已夷为平地;另一座建于乾隆四十三年,也已殿堂倾毁。现在仅存的中村妈祖庙,是三座之中最小的一座,也是建于元代的历史最久的一座。

  中村妈祖庙也叫“众庙”,意思是众人捐建的庙。远远望去,庙宇屋脊,檐角高翘,雕龙盘踞,模样古老。庙的前方,有一戏台,台边有高大枇杷树:这是海口古庙极为常见的格局。的确,庙宇已年代久远,四根圆柱撑着古庙的前廊,给人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古庙前墙,四根石柱支起一大二小的前门。大门正中牌匾书有“天后宫”三个大字,右边落款有“闽粤”两个小字。这是元代福建、广东两省迁居白沙门众商集资共建的古庙。石梁上镌刻着“海晏河清”的熟语,两幅“八仙过海”的壁画,那是岁月沧桑的印记。

  老人说,当年妈祖庙的门口,就是商船停泊的港口。700多年过去了,不知有多少人从这个门口进进出出。在科技落后的年代,面对变幻无常的大海,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怒海行舟,与风浪打交道,需要一种精神支撑。

  庙里有一方“慈云广被”的牌匾,是道光年间广东水师提督吴元猷所敬赠。吴据守虎门要塞,出入风波,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有一次海难,吴元猷惊呼妈祖,获救后来白沙门天后宫朝拜,赠送这块黑底金字的牌匾。

  这种妈祖崇拜,说到底就是对安全航海的期待。正是这种情怀使“众商”集资建庙,和衷共济,共谋发展。大家集资,多方募捐,代表共同意愿。文献记载:“乾隆十一年(1746),陈国安复募建庙前铺屋10间,岁收租银以供香火,迄今官民渡海往来必告庙雯祀之”。

  也许,探访白沙门妈祖庙,所探访的就是滨海城市的发展史。这座小庙,它属于海口市白沙门,它属于海洋贸易商人,属于海上丝绸之路避风、补给、中转的重要节点。

  西天庙

  西天庙,又叫西天大士庙。《琼州府志》记载:“西天大士庙在海口所城西二里许,祀王佐。”所城建于明初,周长不过“五百五十五丈”,规模并不大,而西天庙的规模却不小,殿堂壮观,庙宇巍峨。

  是谁在所城旁边建造这座气势恢宏、工程浩大的庙宇呢?这庙祀的王佐并不是海口人,为什么却被市民尊为“西天大士”呢?要破释这一疑问,剖析这一俚俗,必须深入了解西天庙,深入了解市民,深入了解王佐。

  这座庙建于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格局不小。庙宇砖木结构,单式斗拱,两进三厢,中有拜亭;雕梁画栋,工艺精致,木刻绘画,栩栩如生。正门石刻“西天庙”凸字横匾,出自清代琼籍探花、著名书法家张岳崧之手,实属罕见。

  王佐,字汝学,生于明宣德三年(1428)。天资聪颖,他20岁入太学读书,“学冠两监”,得业师称许,受国老器重。尔后,王佐任福建邵武同知、福建乡试考官、江西临江同知,始终清正廉明,“行道惠民”,“所居民爱,所去民思”,被“黎民”立祀纪念。

  王佐政声卓著,为官二十余载,一生手不释卷,著述甚丰,代表作是《鸡肋集》和《琼台外纪》。

  在《琼台外纪》中,王佐关心民瘼,念念不忘“琼台郡事”,致力研究海南历史,研究海岛民生,研究海洋气象,特别是潜心研究天文历算法,精确推算潮汐周期,对海南潮汐变化做出了经验总结。

  《琼台外纪》称:琼州居海中,东西九百七十里,南北九百七十五里。自徐闻渡海,半日可至。琼为都会,居岛之北……外匝大海,接乌里苏吉浪之州;南则占城,西则真腊、交阯,东则千里长沙(西沙群岛),万里石塘(南沙群岛),北接雷州府徐闻县。讲了外海航道,接着讲本岛——东至万州,南至小洞天,西至儋州洋浦,东南到陵水,西南到感恩,东北至文昌,西北至临高的里程,特别提到琼州至京师九千七百一十五里。

  《外纪》曰:“朝曰潮,夕曰汐,统谓之潮。潮汐往来,为天地至信。琼州潮与江浙、钦廉之潮与不同,其地势异也。郡(琼州)与徐闻对境,两岸相夹,故潮涨则西流,消则东流。日有消有涨,常也。其势独大,每日两有消涨者,其变也。”

  王佐指出:“琼海东南之港,朔望前后潮大,上下弦前后潮小,二至前后潮小,二分前后潮小,夏至潮大於昼,冬至潮大於夜。又云:‘晴则望南面吼,阴则望北面吼。’”早在明代,王佐就指出琼州海峡“潮流有涨潮东流和西流、浇潮东流与西流四种流态”。

  王佐对琼州海峡潮汐变化的探究,与今天科学测定的海洋潮汐高度吻合。因为,“海流受琼州海峡往复型潮流的控制,在涨潮时中水位以上的为东流,中水位以下的为西流。冬季余流向西,夏季余流向东……研究海洋气象变化,为过往商旅提供了渡海指南。

  唯其如此,王佐被过往商旅奉为神明,被市民敬为“公祖爸”,尊为“西天大士”。与其说市民祭祀王佐,毋宁说是祭祀海上航线,祭祀海洋航运。因为明代海口海运发达,港口勃兴,商贸繁荣。

  斗柄塔

  文昌斗柄塔是过往七洲洋的远海航行者心目中的宝塔。斗柄塔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作为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海南建筑艺术瑰宝,而且是远洋航海标志。

  斗柄塔,位于七星岭最高峰。顾名思义,“七星排斗”,意思是此乃“指极之星”。此塔之建,天上北斗,地下七星,珠联璧合。于是,有人称为风水塔、景观塔、镇妖塔……一塔多义,盎然多趣。但是,在航海家眼里,在广大渔民心目中,它是指点迷津的标志。

  史载,创议建塔者,乃明代礼部尚书王弘诲。其时,王弘诲致仕在乡,他会同文昌乡贤,致书朝廷,恳请拨款,居然奏效,成了有史以来海南唯一一座由朝廷拨款修建的古塔。让朝廷同意拨款修建古塔,王弘诲肯定找出了充分理由,因为没有看到王弘诲的奏章,不好妄加推测,但在风水盛行的明代,以建塔镇妖为理由,不失为比较有说服力的借口。

  以王氏而言,他非常了解横亘于海岛与内陆之间的琼州海峡。在航运落后时代,每次海峡跨越无疑都是一回生死炼狱。嘉靖三十六年(1557),一场海难使王弘诲终生难忘。那一次,数百儒生葬身海上,护送的官员临高知县杨时连同县印也一同覆没。对此,王弘诲发出了“天下儒生之远而苦者,未有如琼之甚者悲矣”的慨叹,因此向万历皇帝呈递了《奏改海南兵备道兼提学疏》。

  其实,称斗柄塔为标志塔,更合实际。海天之间,突显一塔,不是标识,竟是何物?何况此塔乃海南唯一一座海拔最高,视野最宽,塔体最大,修建最难的海边古塔。

  作为标志塔的所在地,铺前港是海南开发较早的渔港与商埠,在海岛航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正德《琼台志》记载:“铺前港,在文昌县北150里迈犊都……为商舟航集处。”为护卫航船,明朝曾于此设水军营寨……看来,在“商舟航集处”建标志塔很有必要。

  明昌塔

  明昌塔,全称“下窑明昌塔”,层高七级,气势雄伟,是明代府城著名景观之一。

  提起明昌塔,不得不提曾经是府城水上的大动脉——河口河。这条绕过府城东门流经白沙、海甸二村才注入南渡江的河流,它对琼州府治的形成与开发曾起过历史性的决定作用。下窑村,就位于河口河的下游河滩,即今天的美舍河与国兴大道交界处的地方。

  北宋开宝四年(971),琼州府治从旧治旧州迁至新址新城。如果不是由于南渡江从河口村分出支流舍城水,琼州府治不可能迁至府城。所以,完全可以这么说,府城之所以成了当年海南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因为南渡江与河口河的千秋德泽,万代滋润。

  北宋初年,府治搬迁,河面开阔,河道通畅,航船往来,热闹繁忙。远处,琼州府治衙门檐牙高啄,周边房舍鳞次栉比;近处,河口河岸,林木丛生,河中风帆高张,海上丝绸之路的货船直达城下。

  明代是琼州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升琼州为府,誉为“南溟奇甸”,统领崖、儋、万3州,筑“海口所城”。同时,扩建州治,拓宽道路,开挖壕沟,引水绕城,形成“七井八巷十三街”的布局……府城成了“琼台福地”,下窑村民见证了历史迁变。

  下窑得天时地利。有舟楫之便,有肥美良田,有辽阔河滩,傍近府城,市井繁华;所以,小村富甲一方,既是鱼米之乡,又是砖瓦之乡。除了春耕夏耘,农业劳作之外,经营“窑灶”,河运便利,生产砖瓦,“下窑”作业,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传统技艺。

  《琼山县志》载:明万历年间,知府涂文奎、给事许子伟为振兴海南文风,在下窑村修建明昌塔,增设敬事堂、文昌阁、关帝庙。后来,僧人一沥募集资金,建大悲阁于塔旁,供奉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菩萨。

  因此一举,府城多了一处人文景观。该塔七层八角,是明代琼北地区最高的宝塔。塔体雄伟,卓然独立,直指苍穹。民间传说,五月初五,塔顶佛光四射,海上历历可见,仿佛导航灯塔。的确,远海近港,周边航船,也都以此塔为航标,“塔光”一名就由此而来。

  然而,明昌塔的标志性作用竟招来毁灭性的拆除之灾。那是1939年春,日军登陆海口,并在大英山修建机场,为延长其对中国抗战的重要补给线——滇緬公路的空中打击。在此同时,盟军飞机也对侵琼日军战略基地——大英山机场进行猛烈轰炸。

  明昌塔距白沙港不过数百米,与大英山机场相距也不过千余米。自然而然,这座塔成了盟军飞机袭击大英山机场的重要标志。对此,驻琼日军恐慌万状,立即派兵强行拆塔。当拆到第四层,发现塔肚内蜷缩着两条大蟒蛇,惊惧之余,匆忙撤走,宝塔残留半截。

  日本投降,残存的塔体没有修复,半截明昌塔一直保存到1958年“大跃进”时期,当地群众拆塔取砖建猪舍,发现塔基有铜鼎一尊,残碑一块,碑文镌有“臣许子伟稽头敬祝”的字样。

  汀洲塔

  如果说明昌塔有标志性作用,斗柄塔原本就为远洋导航而兴建,那么,汀洲塔却是歪打正着,它的导航功效及其在国际海运界的重要声望和显要作用就更为突出。

  汀洲塔坐落在汀洲,耸立于万泉河出海口,距三江汇流的博鳌港仅一箭之地。汀洲,古称瀛州。古人浮海而来,在烟波微茫中看见绿树青山,斜阳古塔,渔舍炊烟,欢喜之余,疑是海客所谈的瀛洲,因而赋予这方土地传奇名字。

  汀洲三面临江,春水荡漾。从这溯流上乐城,顺流下卜敖,扯满风帆,顷刻便到;若取旱道,就是神行太保,也得从日出走到日落。于是,注定这方水域必须以舟代步。得河道之便,上游的河心岛“乐城”,成了元代乐会县治所在地。

  相传,汀洲塔建于元代。

  汀洲人世代与船结缘,三口五口之家,家家都有帆船、舢板,人人都会使篙弄桨。人们探亲访友,赶集赴会,走南闯北,都离不开船。卜敖(博鳌)港扼万泉河出海口,汀洲是内港,是进出乐城的咽喉之地。两处人烟云集,港口帆樯森立,来来往往多是远洋近海船只。

  汀洲塔,七层八角,屹立于塔岭之上,遥对海天;明清两代,多次重修。

  “古塔晨曦”曾被誉为乐邑最美景致,吸引不少僧众登高远望。然而,泊船江浒,听舟子夜唱,笛声悠扬,看晓星残月,塔影沉江,更有情调。后来,塔顶置灯,为船只导航,使镇妖避邪,保民平安的古塔变为指点迷津,普渡众生的航标,乃建塔者始所未料。

  民国初年,汀洲塔遭受雷击,崩塌一层,幸好塔体尚存。不料,上世纪60年代,古塔被当作“四旧”建筑,彻底拆毁。

  由此可见,汀洲塔对南海航运非同小可,它的导航指向具有极为重要的标志作用。

  可以肯定的是,清末民初琼海华侨“下南洋”,很多人是从博鳌、潭门乘坐帆船,漂洋过海,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文\本刊特约撰稿 蒙乐生)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lsrw/whjq/7ed966262a4c6e28280257d0a6e9b21b.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