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科学

从SARS到新型肺炎:有些人怎么就戒不掉这口“野味”

新京报 科学 2020-01-23 10:15:02 0

(原标题:从SARS到新型肺炎:有些人怎么就戒不掉这口“野味”)

追根溯源

非法野味市场需整顿,也需相关法律机制的改进。

近期,随着新型肺炎疫情扩展,“病毒源头”“野生动物”“野味”成了关注热点。对此,钟南山院士也指出:“目前,对于病毒的源头是什么动物,我们还不清楚。但通过初步的流行病学分析,通过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的可能性比较大,比如竹鼠、獾。”而其他一些专家在针对疫情传播接受采访时,也多次提及“野生动物”与“野味”。这些信息都集中指向了一点:新型冠状病毒的最初来源,与野生动物有关。

与此同时,一张“大众畜牧野味”的价目表刷爆网络,显示被售卖的“野味”包括活孔雀、活鳄鱼、果子狸等,还标明能“活杀现宰”。而这家店正位于这场风暴的中心——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附近。疫情发源地“野味”生意的存在,也暗合了很多人对病毒来源的想象。

查到SARS病毒源头,花了近10年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从野生动物传播到人类身上的途径,不是野生动物侵入人类环境造成的意外接触,而是因为“野味”。

“野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中国对“野味”的饲养、运输方式,不仅制造与增加了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与人类接触的机会,而且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在较小空间内蓄养,各种原本烈度低、传染性不强的病毒得以在不同物种间传播、变异,最终就可能演变成可以传染给人类的恶性病毒。

野生动物将病毒传染给人类,造成严重疫情,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而最近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次,就是2003年的SARS疫情。

基于目前信息,可以确认的是,与舟山蝙蝠冠状病毒基因最接近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不是一种病毒,但相似度非常高。所以,当疫情开始扩大,人们不能不首先想到SARS。

SARS病毒源头是中华菊头蝠,SARS的“祖先”曾在自然状态下携带于野生中华菊头蝠身上,而其最终传染到人类,是它找到了新的中间宿主果子狸,并很可能在后者身上发生变异,成为可以传染给人类的“超级病毒”。

对SARS源头和中间宿主的研究,在SARS暴发期间没能找到答案,而是差不多10年后才最终大体论定。但也很难说中华菊头蝠和果子狸谁是“罪魁祸首”,谁是无辜“替罪羊”,但换个角度来说,即便果子狸身上有SARS病毒或其变体,如果人类没有“招惹”它,与之保持距离,自然也就相安无事。

“野味”是病毒传播最关键一环

事实当然没这么发展。这也就使专家们谈及“野生动物”和“野味”时,有了不同意涵。其中“野味”指向的是人类某种饮食习惯及相关行为。没有这种行为,就不会完成病毒传播链条的最关键一环。

SARS时期找到这一环,是专家调查发现,最早病例大多和野生动物有接触史,因此瞄准广东野生动物市场,并很快在市场上的果子狸体内检测到了和SARS病毒完全一样的病毒。

“野生动物市场”,当然就是贩卖“野味”的。而武汉也正好有这么一个“野味市场”——钟南山在接受采访中明确指出:“这次冠状病毒肺炎发源地,来自武汉的那处海鲜市场,我们在现场看,相当多(卖)的并不是海鲜,而是野味。”

病原体接近,可能有近似的宿主,存在同样的“野味市场”,逻辑链条已相当完整。那个“倒霉”的中间宿主到底是果子狸,还是竹鼠或獾,或者其他某种待宰的动物,已不重要了。

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传染给人类,并造成严重疫情,本是小概率事件,但野味市场的长期存在,使其成为几乎必然发生的大概率事件——只要野味市场还存在,某种类似SARS的病毒造成新的疫情,就是随时会被放出盒子的魔鬼。这一点,我们在2003年曾有过痛苦感受,却仍未能让我们下定决心把人类亲手打造的传播链条斩断。

本文来源:新京报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kj/kx/fb348e47356c913aeaaca2c7fa397c9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