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科学

有了三峡工程,为何长江防汛还这么紧张?专家释疑

新华社 科学 2020-07-19 10:40:26 0 长江 洪水 长江流域 中下游 水位

(原标题:有了三峡工程,为何长江防汛还这么紧张?专家释疑)

作者:鹏翔 李思远

“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持续发展,18日8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达6.1万立方米/秒。这是今年入汛以来抵达三峡的最大洪水,本就紧张的长江防汛形势更加严峻。

目前长江汛情到底怎么样?为什么有了三峡工程,今年的长江防汛还这么紧张?未来长江面临什么样的防汛形势?记者专访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陈桂亚,就长江防汛的焦点问题进行解析。

目前汛情如何?接下来的水雨情又会怎么样?

受强降雨影响,近日长江上游干流及三峡区间来水明显增加,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快速上涨,7月17日10时达到5万立方米/秒。

根据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此次来水达到洪水编号标准,至此“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

陈桂亚说,“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后迅速发展,到18日8时,其流量已增长到6.1万立方米/秒。此次洪水过程“较胖”,截至18时,仍然维持在峰值,但即将转退。

防汛形势持续趋紧。来自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截至18日8时,长江流域有5站超历史最高水位,18站超保证水位,73站超警戒水位。

目前,长江中下游各控制站水位仍普遍超警,超警幅度在1.06米至2.18米。南京站潮位18日7时50分涨至10.26米,超历史0.04米。

据水文气象预报,长江流域未来仍有强降雨过程。

18日至20日,强降雨区缓慢东移南压,长江中下游干流附近、洞庭湖水系西北部有大到暴雨;21日至24日,雨带北抬至嘉陵江水系、汉江上游,强度为中到大雨为主。

总体看,长江流域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有了三峡工程,为什么今年长江防汛还这么紧张?

针对近日关于三峡工程防洪能力的质疑,陈桂亚说,三峡工程是长江防汛体系中的骨干工程,地位重要、效益巨大,但三峡工程并不能“包打天下”。

陈桂亚说,今年长江防汛紧张主要是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降水多导致的。今年以来,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750毫米,较常年偏多近两成。

特别是进入主汛期以来,长江流域共发生9次明显降雨过程,基本无间歇,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偏多四成,长江中下游较常年偏多六成,排名1961年以来第1位。

“长江2020年第1号洪水”发生发展期间,三峡水库连“踩”5次“刹车”,下泄流量从3.5万立方米/秒降至1.9万立方米/秒,有效避免了城陵矶站超保证水位。

陈桂亚说,6月以来,三峡水库等控制性水工程已经为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即使按静态分析,也就是水库水位超过汛限水位的量计算,截至18日18时三峡水库已拦蓄洪水近100亿立方米,相当于700多个西湖的水量。

陈桂亚说,有了三峡工程并不意味着长江中下游防汛就可以高枕无忧。

三峡工程本身有明确的防洪任务,主要是为了将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堤防本身的10到20年一遇提升到100年一遇,提高城陵矶附近地区的防洪能力,减少分蓄洪量。

三峡工程拦蓄洪水的能力并不是无限大,其本身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而汛期长江上游来水多年平均有3000亿立方米,拦蓄洪水的同时,需要择机下泄腾库。

七八月份,三峡水库要留出充足的防洪库容来应对上游可能发生的更大洪水。

未来长江面临什么样的防汛形势?需要如何准备?

陈桂亚说,长江流域即将进入“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流域降雨仍在继续,初步预计此轮洪水缓退后,三峡水库又会迎来新一轮来水。

据介绍,长江委已下发调令将三峡水库的下泄流量由3.3万立方米/秒提升到3.7万立方米/秒,控制库水位上涨幅度,以迎战上游可能发生的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汉口以上江段、洞庭湖出口附近水位已经开始波动转涨。

此外,据中长期水文气象预测分析,7月下旬,长江上游、中下游干流附近降雨仍将偏多。

陈桂亚说,当务之急,仍是要做好巡堤查险工作。

目前,长江中下游堤防经过长时间的洪水浸泡,一般险情有可能增加,亟须压紧压实责任,全方位动员力量,进一步充实提高巡堤查险力量,加强重点水库、堤防等巡查防守频次,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置,保障防洪安全。

同时,要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局地洪涝灾害。

乔俊婧 本文来源:新华社 乔俊婧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kj/kx/dce7b447b1efe7cd712aa379cc80195a.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