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海南

红色火种 海岛燎原

吴宇 今日海南 2021-06-28 10:19:00 0 宋体

土地革命时期,琼崖红色区域不断扩大
红色火种 海岛燎原



1929年12月10日,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印刷的《政治大纲》扉页。


黄振士


1930年10月13日发布的《琼崖苏维埃政府布告(第五号)》。


曾昌鸾。

文\本刊特约撰稿陈立超

海南的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过程。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1926年1月,国民革命军南征收复琼崖,一批共产党和共青团员随即过海,在全岛各地开展建党活动。党组织从第一个支部开始,逐渐发展壮大,开启了琼崖革命的壮阔历程。土地革命时期,琼崖红色区域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苏区之一。

编者的话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海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推出《海南红色地图》,内容涵盖海南岛红色印记、红色娘子军活动示意图、不同时期的革命活动作战示意图,以及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布图、海南岛红色旅游推荐路线图等。海南周刊本期起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海南红色地图”系列报道,解读《海南红色地图》背后的故事。

1

中共琼崖特别支部的成立

在南征之际,时任广东团区委书记的杨善集在广州中山堂召集准备过海的100多名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开会,在会上提出:“我们的任务是办党,公开办国民党、秘密办共产党,办农会、妇会、青、工、文教方面的组织。”过琼以后的共产党员,基本都有国民党中央的合法头衔。杨善集还抽调王文明、冯平等革命骨干,随军做政治工作,赴琼领导从事建党建团的工作;通过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先后派遣了何毅、符向一等10多名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农民运动特派员的身份返琼崖从事革命活动,建立农会组织。这一大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青年骨干是当时打开琼崖革命新局面、创立党团组织、开展群众革命运动的中坚力量。

2月4日,这些人到琼崖的第二天,即在海口关帝庙召开大会,宣布成立中共琼崖特别支部,罗汉任支部书记。由罗汉分配任务,支部成员被派往各地分头发展国民党组织。返琼开展建党活动的琼籍中共党员,牢记杨善集的教诲,在积极发展国民党组织的同时,也努力利用国共合作的政治环境,大量发展共产党组织,使琼崖的中共的力量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2

全琼各地党支部纷纷建立

中共琼崖特别支部成立后,立即以战斗的姿态投入工作。共产党员罗文淹担任《琼崖民国日报》的社长兼总编辑,陈公仁任经理兼编辑,通过这个阵地,大造革命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政策。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发行革命刊物《向导》《中国青年》等;琼崖也创办了《路灯》《扫把》旬刊、《群众》《环球报》和《现代青年》周刊等。还刊印《共产主义问答》《马克思主义入门》等革命理论图书。

1926年,中共琼崖特别支部以国民党琼崖特委的名义首先成立了琼崖农工商学各界联合会。2月,广东省农民协会琼崖办事处成立;4月,海口市总工会成立,还建立了一批基层工会,会员达六七千人。夏秋间,琼崖总工会成立,各县也开始筹建县总工会、农民协会筹备办事处、妇女解放协会和学生联合会等群众团体。

琼崖特支认真贯彻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在广泛组织民族革命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的斗争中,加强党的领导作用。中共党团员深入府海地区和各县城乡、机关、学校、团体,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并发现、培养、吸收先进分子入党、入团。全琼相继建立起一批党、团基层组织。2月,中共琼崖东路特别支部(后改为部委)、文昌县党支部成立;3月,琼崖仲恺农工学校党支部成立。在崖县,先是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同年秋,成立崖县东南党支部。至此,全琼除感恩县和昌江县以外,11个市县都建立了中共党团的基层组织。这一系列的开创性工作,壮大了党的力量,为中共琼崖地委的建立,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合法身份的掩护下,琼崖各地的国民党党部许多是由共产党员直接组织成立,各级国民党党部的负责人也大多都由共产党员担任。

以1926年夏天的海口市党部为例,当时在市党部里的委员共7个人,张难先、柯嘉予、朱润泽是常务委员,吴清坤、林平、张学良、吴寿英是执行委员。7人中,除张学良是死硬的国民党右派外,其他6人基本是共产党员或国民党左派人士。

具体到琼崖各县国民党党部,被共产党员把持的情况更加普遍,当时琼东县党部就是由共产党员郭儒灏创建的,其工作中心也是以发展共产党员为主。郭儒灏后来回忆:“我们名义上发展国民党,实际上是发展共产党员,成立共产党党组、支部,在工、青、妇各种组织中发展共产党员,作为骨干力量。不少国民党员也就是共产党员,国民党各个区部、区分部实际是我们共产党员所掌握。”此外,在琼山、文昌、乐会、万宁、定安、崖县、澄迈、临高、儋县等县的国民党组织也由共产党员发起成立,其党部控制权掌握在共产党员手中。

3

革命大潮中的学生支部

在府海地区,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是中共琼崖早期组织活动最为活跃的地方。中共琼崖特别支部派遣罗文淹到第六师范学校任训育主任,陈垂斌任第六师范学校教务主任,陈公仁、陈文晃、周汉光、吴亚衣、云石天、洪钟等均系琼崖特别支部派到第六师范学校的教员,他们以教员的身份在校内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罗文淹、陈垂斌首先发动进步青年学生郑景琛、魏宗舟、李泮标、韩托夫(韩财元)、苏汉亭等,组织改选第六师范学生会。此后,他们又以出版墙报和学生会刊等形式宣传革命道理和报道革命重要消息并请杨善集、王文明、许侠夫等到学校作政治报告,用革命理论和爱国思想教育青年学生,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传播马列主义革命道理,使许多青年学生和进步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革命思想。

3月8日,第六师范学生郑景琛、魏宗舟、韩托夫、陈祖宪、符国光、李泮标、苏汉亭等,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府海地区第一个基层党组织——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党团支部,陈垂斌任书记,支部成员陈垂斌、韩托夫、梁慧贞、钟慧英、邢慧觉等。

在第六师范学校党团支部的影响和带动下,府海各中学的党团组织迅速发展起来。《中国共产党海口历史》第一卷记载:至年底,除了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外,琼海中学、琼山中学、琼崖公学、环海中学等都建立党团支部,每校有党员二三十人,团员更多些,省立第六师范的每个班都建立了党团支部。各校党团支部经常开展各种活动,府城各中学成为学生运动的中心。

4

第一个黎族支部书记

黎族共产党员黄振士被琼崖特支委派到陵水开展建党工作,他与1925年党组织从广州派回陵水县工作的共产党员陈贵清取得联系。此时,中共广东区委又派郑家齐、王克兆和吴瑞延3人到陵水县协助黄振士开展工作。黄振士和陈贵清等先后在陵水城乡秘密吸收了工人郑有造、农民吴文道等8人为共产党员。陵水的共产党员由5人发展到13人。

1926年2月28日,在陵城镇陈贵清家的小楼上,由黄振士主持召开了中共陵水县第一次全体党员会议,成立了中共陵水县小组。会上,大家一致推选黄振士为陵水县党小组组长,陈贵清为副组长。会议通过了在陵水县开展工农运动的决议,明确陵水党组织建立初期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工、农、青、妇、学运动,以及发展党的基层组织。5月,中共陵水县小组改名为中共陵水县支部,黄振士任书记。6月,中共琼崖地委成立后,陵水党支部隶属琼崖地委领导。黄振士也成为第一个黎族的党支部书记。据《中国共产党陵水历史》第一卷记载,“至11月,陵水县的共产党员发展到40多人。”

5

琼崖苏区的中心——乐四区

1927年琼崖四二二事变后,中共琼崖地委改为特委,迁移到乐会县第四区,组织发动琼崖起义。乐会四区成为琼崖特委的驻地,至1928年1月,以乐四区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党的基层组织和农会、妇女会普遍成立。乐四区苏维埃政府有效开展各项工作,中共琼崖特委认为“区苏维埃最有成绩者,为乐会第四区”。

在此基础上,乐四区积极开展土地革命。1928年1月,在琼崖特委和乐会县委的领导下,乐四区进行的土地革命,从一般的暴动,烧田契,斗土豪,发展到分配土地阶段,区农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土地问题的临时办法》。它基本上遵循了八七会议所提出的土地革命精神,又结合了当地实际,反映了农民特别是贫雇农的土地要求;不提“没收一切土地”,而是提“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及公田”,抓住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地主与农民的这个主要矛盾;对地主家属,酌情留给耕种的土地,采取了给出路的政策;保留了自耕农的土地,使其利益不受侵犯。这就为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武装斗争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乐四区为中心,全琼各地的起义武装巩固起义成果,使得红色区域不断扩大,西路、中路和东路红军主动出击打击反动势力,不断扩大琼崖苏区的范围。至1928年2月,东路红军有600余人,分驻在乐会、万宁、陵水;中路红军有300余人,分驻在琼山、文昌;西路红军有400余人,驻在澄迈。1928年8月12日,全琼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乐四区的高朗村举行,大会宣布成立琼崖苏维埃政府,一致选举王文明为主席。琼崖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临时土地法、苏维埃组织法、保护工商业条例等一系列法令、条例。

6

参加中华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

1930年夏,土地革命在全国如火如荼展开,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各个革命根据地纷纷建立并逐渐壮大起来。

琼崖也迎来了第二次土地革命高潮,特委书记冯白驹领导全琼军民发动“红五月”攻势,先后攻克定安县城、陵水县城。在琼东县的红军和赤卫队用“蒸猪”和“壁围”的战法,先后摧毁了平坦、沙溪、何鲁、汪洋等地的炮楼碉堡,缴获一批枪支弹药。在定安县的红军先后攻打了新市、居丁、仙沟等地的反动民团和驻守黄竹墟的国民党海军陆战队。红四连在万宁、乐会两县攻克了10多个民团据点。红军独立团副团长王文宇和红二营营长吴多庆率领红二营200余人,从母瑞山开赴琼崖西部的琼山、澄迈交界的山区开展斗争,扩大红军队伍,恢复了羊山革命根据地,并进军澄迈县坡尾、西昌等地,打击民团,发动群众,恢复和发展了坡尾、西昌根据地。

在一系列的攻势下,全琼的红色区域比1928年扩大,不仅恢复了第一次土地革命高潮时的乐会、万宁、琼东、琼山、文昌、陵水、定安、澄迈等县苏区,而且开辟了临高、崖县等一些新苏区。红军力量迅速发展壮大,1930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在琼崖正式成立,全师共分为3个团。红一团积极活动于琼东、定安一带,打击敌人,巩固与扩大母瑞山和琼东革命根据地;红二团以琼山县羊山革命根据地为基地,活动于琼山、澄迈、临高等地区,打击敌人,发展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红三团以万宁六连岭为基地,活动于乐会、万宁、陵水地区,歼灭乐会、万宁县交界地区的下琅坡、禄马、中兴等据点的敌人,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乐万苏区。

至1931年底,琼崖东路的乐会、万宁革命根据地,几乎连成一片;中路的琼东、定安革命根据地也基本连成一片;西路的澄迈、琼山西部革命根据地,也已打通了联系。整个琼崖革命根据地,包括崖县、陵水、万宁、乐会、琼东、定安、文昌、琼山、澄迈、临高、儋县等11个县的部分地区,人口已超过100万。

在全国苏区发展的大背景下,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在江西瑞金的叶坪村开幕。琼崖苏区虽然距离瑞金十分遥远,但为了参加这次会议,特委派出琼崖苏维埃政府常委曾昌鸾出席。曾昌鸾秋季从琼崖出发,化妆前行,一路北上,冲过敌人的重重封锁,终于在1931年的10月底到达中央苏区,得到朱德、毛泽东等同志的亲切接见和指示。曾昌鸾返回琼崖后,由于琼崖第二次反“围剿”斗争失利,他跟随冯白驹走上母瑞山。1933年1月,冯白驹决定派少数同志分批下山,到各地联系和了解情况,冯裕深(团特委书记)和曾昌鸾奉命突围下山,在前往琼山途中,遭反动民团袭击,曾昌鸾被捕后英勇就义。

7

琼崖红军行营指挥部的斗争

1931年春,中共琼崖特委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开辟琼山县六区“飞地”(即现在屯昌县的大部分地区),把红二团活动的西路和红一团活动的东路联系起来,从枫木、乌坡向现在的琼中县营根一带深入发展,建立山区中心革命根据地。因为那里有党的地下组织,群众基础较好,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地方辽阔,回旋余地大,具备了开辟根据地的有利条件。为此,琼崖特委和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决定成立琼崖红军行营指挥部。以警卫营为基础,从一、二、三团各抽调一个连,共约300人左右,组成琼崖工农红军行营。

行营指挥部首先组织攻打驻在南圮村的国民党新兴乡公所。国民党公所人员闻悉,纷纷逃往府城和海口市。

驱逐新兴的敌人之后,行营又去收拾了人民恨之入骨的土匪“五公子”(即李启光、李启吉、李启忠、李启芳、李启发五兄弟)。附近乡村的群众看到我共产党军队打国民党反动派,又清除土匪,为人民除害,非常感谢红军,说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真是好,从此行营声威大振。指挥部趁此机会,派出部队,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挑选骨干,建立琼六区苏维埃政府和农民协会。1931年冬,行营红军开进了加训村一带,把尖石岭山洞设为指挥部,办起学校,组织进步青年学习。红军战士在山洞前100多平方米的草地上出操上课。自此,尖石岭山洞便被群众称为“红军洞”。

1932年秋,国民党陈汉光部队进攻东定、乐万革命根据地。行营红军和独立师师部失去联系,粮弹供给中断,琼六区苏维埃政府筹钱筹粮支持部队。但由于琼六苏区是新建的,物质基础较差,不能长久支持行营红军。澄迈县、琼山县国民党政府集中反动民团配合国民党1个营的正规军队,向行营红军进攻。行营部队退回南古岭、南坤一带,与红二团联系的交通路线被切断了,被迫向七指岭方面进发,找红三团,但途中又被国民党军截断。于是,改向乐会八区往乐会四区方向前进。至1932年冬末,行营红军回到乐四区时,只有200余人,由红三团收编,行营到此宣告结束。行营虽然解散了,但是这支队伍转战千里,沿途宣传群众,开辟新区,建立政权,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是土地革命时期琼崖特委扩大红色区域的壮举。

本版图片均由 陈立超 提供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jrhn/274b8c0c57bdebecd89fa82d448de97b.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